半个月涨了300%,割草机巨头的流浪草坪计划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1:45 2

摘要:这几天有个消息对比强烈,大叶股份一边公告墨西哥工厂投产4年还没赚到一分钱,另一边股价却在半个月涨了300%——这感觉就像你家楼下包子铺挂出"百年老店"招牌,结果老板连蒸笼都还没买齐,街坊邻居却已经排队抢购会员卡了。

【AI带我看企业之 —— 大叶股份】

这几天有个消息对比强烈,大叶股份一边公告墨西哥工厂投产4年还没赚到一分钱,另一边股价却在半个月涨了300%——这感觉就像你家楼下包子铺挂出"百年老店"招牌,结果老板连蒸笼都还没买齐,街坊邻居却已经排队抢购会员卡了。

这是又一场股民看着名字炒股嘛?

如果你问一个欧洲人“什么是生活品质”,他可能会指着自家修剪整齐的草坪说:“这就是。”这种刻在DNA里的“草坪情结”,让割草机成了欧美家庭的刚需品——光美国人每年就要买800万台,市场规模堪比一个小国GDP。而大叶股份,正是靠着给这些“草坪强迫症”患者提供工具,悄悄长成了年入数十亿的“割草机巨头”。

大叶股份就像草坪设备界的"扫地僧",早年靠给家得宝、沃尔玛代工割草机闷声发财,95%产品卖到欧美,巅峰时期北美家庭每买7台割草机就有1台贴着"Made by 大叶"的标签。2020年上市时,公司账上现金比负债多,活脱脱一个现金奶牛。


转折发生在2022年。美国对中国割草机征收34%双反税,直接把代工生意逼上绝路。公司被迫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先是在泰国设厂,接着砸重金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

回到故事开头,5月15日,这家割草机龙头突然自曝家底:投资4年、预算3.8亿的墨西哥工厂,今年一季度居然还没开张卖货。要知道这家公司从2022年就开始在年报里吹风"全球化布局",去年年报还说这工厂能缩短北美交货周期,结果今年直接摊牌说还在试运行。更魔幻的是,市场完全无视这个"利空",股价在消息公布当天继续狂飙,硬生生把市净率抬到7倍,比同行高出两三倍。

发生了什么呢?接着往下看


寄予厚望的墨西哥工厂,4年还趴着窝,因为大叶股份玩了手更绝的:直接收购了德国百年企业AL-KO。

这个创立于1931年的老牌机械厂,就像割草机界的“爱马仕”:旗舰款机器人售价近20万欧元,常年占据欧洲富豪的后花园。收购完成后,大叶股份一夜之间拥有了5000家线下门店和30%的欧洲市场份额,顺便把自家产品毛利率从20%拉到了40%。有投资人调侃:“这相当于小米突然收购了保时捷,还学会了德国工艺。”

最新财报公布时,数字夸张得像游戏修改器:一季度营收15.18亿,同比暴涨138%;净利润1.94亿,净利润暴涨3倍,智能割草机器人卖出10万台。这波增长全靠收购的德国公司并表,以及蹭上储能概念。更绝的是,公司适时抛出"氢能割草机器人"、"与宁德时代合作"等科幻故事,硬生生把自己包装成新能源和机器人双料黑马。


如今的资本市场,大叶股份被冠以“园林界宁德时代”的称号。它的终极目标,或许藏在最新款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广告词里:“让草坪自己管理自己。”就像《流浪地球》结尾的新太阳时代,当氢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算法和全球化供应链组成新的生态链,或许某天我们真会看到这样的奇观:宁波工厂的机械臂日夜不休,墨西哥基地的物流车川流不息,而德国AL-KO展厅里,一台机器人正对欧洲客户说:“您好,我是LEAF,要看看会光合作用的割草机吗?”

来源:山里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