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与创新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奋斗答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2:17 1

摘要:5月6日,在国网唐山供电公司220千伏君瑞变电站设备室内,轨道式巡检设备正沿着预设路径缓缓移动。它的“眼睛”——高精度摄像头,细致地扫描着每一台二次设备。这是王伟和他的创新团队正在试验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二次设备智能巡控系统”。该项目不仅能够全面、及时地发现设备

□桂宝利

5月6日,在国网唐山供电公司220千伏君瑞变电站设备室内,轨道式巡检设备正沿着预设路径缓缓移动。它的“眼睛”——高精度摄像头,细致地扫描着每一台二次设备。这是王伟和他的创新团队正在试验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二次设备智能巡控系统”。该项目不仅能够全面、及时地发现设备缺陷,还能通过智能机械臂进行远程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巡检效率和缺陷处理的及时性。

王伟扎根二次检修一线二十一载,带领团队攻克了百余项技术难题,培养了58名技术骨干,用坚守与创新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答卷。

在王伟的办公桌上,几本厚厚的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被同事们称为“武林秘籍”的笔记本,记录了他多年来的学习心得、现场经验和工作难点。2004年刚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继电保护装置蛛网般的线路,王伟处理故障缺陷时常常毫无头绪。

为尽快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王伟时常向老师傅、同事们虚心请教,勤跑现场,到处搜集相关专业技术资料,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现场经验、工作难点等一一记到笔记本上,通过点滴积累,他“啃”下了278册专业书籍,“攒”下了36本手写笔记,逐渐掌握了过硬的设备“诊断”本领。2008年,年仅25岁的他成为变电二次运检六班的班长,是当时公司最年轻的班组长。

“如果对设备不了解,就不会给它‘把脉’。”这是王伟常说的一句话。2015年的一次变电站保护校验中,他凭借“诊断”经验,发现可能导致变压器烧损的螺栓松动隐患,避免了重大事故。

“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这是王伟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的标语,也是他技术攻关的写照。2012年,他编写的《110千伏备自投自适应方式的应用》每年为企业节约65万元;2021年研发的便携式安全智能应急分合闸装置,破解了分合闸过程中出现通信中断无法遥控分合高压开关难题。21年间,他带领团队完成291项创新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3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672万元。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