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店主“开心”并非专业厨师,而是一名设计师。问及为何选择印度咖喱这一小众品类,她坦言:“母亲痴迷印度文化,我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喜欢钻研美食,索性把爱好变成事业。”
杭州吃货
前不久,在杭州城西,一家承载着不少杭州人记忆的印度咖喱餐厅“欣帝尔”悄然重启。
2012年12月25日,杭州建国南路街角亮起一盏暖黄色的灯,欣帝尔开业了。
欣帝尔在建国南路上的样子
店主“开心”并非专业厨师,而是一名设计师。问及为何选择印度咖喱这一小众品类,她坦言:“母亲痴迷印度文化,我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喜欢钻研美食,索性把爱好变成事业。”
“开心”和妈妈
彼时的杭州,专营印度菜的餐厅屈指可数。店内仅有6张方桌,菜单上印着8款咖喱饭,酱料全由“开心”每日现熬。她深知传统印度咖喱的辛辣浓烈未必适合本地口味,便着手改良:减少玛莎拉香料的比例,增加椰浆的醇厚,辣度从“温柔”到“火爆”千人千面。这一调整,竟意外打通了中外食客的味蕾。
“当时,西湖边一家印度餐厅歇业,来杭旅游的中东游客找不到合胃口的菜,大巴车直接停在我们店门口。”
2012至2020年,没有网红装修的欣帝尔,不靠营销噱头,仅凭口碑,登上过外国游客的美食攻略推介榜单。然而2020年初,疫情席卷而来。客流量断崖式下跌,“开心”忍痛关店。回归设计行业的她,始终放不下这份情结。“有个温州客人,每年4月和10月都会发微信问我店还开吗?”这种惦念,加上自己对餐饮的热爱,让“开心”在今年下定决心重启。
新店选址城西,店面的“欣”变成了“心”,这里既有新兴住宅区,也聚集着众多互联网公司。与老店相比,空间开阔了许多。但装修风格依然质朴:原木桌椅、暖黄灯光,墙上挂着百余张老顾客合影。
照片里,曾经被妈妈抱在怀里吃咖喱的孩童已成少年。
“这些照片是欣帝尔的‘编年史’。”“开心”说。
菜单保留老店的菜单,酱料熬制流程一如往昔。店里主打的红咖喱和黄咖喱,红咖喱主要食材是番茄,黄咖喱主要靠洋葱等一些香料。一份咖喱需要三四种酱料熬制7个小时,因为天然非添加,需要每天估量新鲜现熬。
重启最大的挑战并非资金或客流,而是“时间”。“关店五年,我怕大家忘了我们。”为此,开心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记忆唤醒计划”,每天发布熬酱视频、老照片合集,配文“你还记得这家店吗?”。
十年间,杭州餐饮市场早已翻天覆地。网红店更迭如潮,营销套路层出不穷,但“开心”坚持“笨功夫”:酱料绝不用预制包,每天自己采购新鲜食材,自己熬酱,咖喱辣度仍支持定制,问及是否尝试直播、联名等新潮玩法,她摇头:“我们只在小红书发熬酱日常,文案就写‘酱好了,可以出发了’。”
心帝尔的回归,不仅是一家餐厅的重启,更牵动着无数食客的情感。曾经老店的时候,一对来自河北的母女专程坐高铁从上海到杭州,只为再尝一口“更地道的印度咖喱”;一位定居义乌的男士每年都会来店打卡,与老板合影留念;而那位每年4月和10月必联系店家的温州老顾客,则在微信上留言:“终于等到你!”
“开心”感慨道:“杭州的饮食文化很包容,但印度咖喱终究是小众品类。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味道和故事留住愿意尝试的人。如果有一天,杭州人提起印度咖喱就会想到我们,那便是最大的成功。”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