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大多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这5种异常,警惕病毒性肝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2:39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4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不是不怕死,你只是怕查出来。”

这是我在门诊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很多人不是不觉得身体不舒服,而是怕一查出来就晚了。特别是肝病,最会“装”,等你真感觉哪里不对劲了,往往已经不是“小问题”。

门诊接诊的病人里,很多人一听“肝功能异常”,第一反应不是紧张,而是“我最近是不是熬夜太多了?”大家总觉得肝病是“熬夜熬出来的”,但你要知道,真正让你肝出问题的,往往不是你熬的那些夜,而是你拖着不管的那些年。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和丙肝,是中国人肝病的“头号敌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公布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5亿人感染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其中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超过8600万人。更可怕的是,大量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

第一种:容易疲劳,睡再多也没用

很多人以为累是因为工作太忙,熬夜太多。但如果你感觉到一种“无缘无故的疲惫”,连休息都缓不过来,那就要小心了。病毒性肝炎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乏力,但这不是普通的累,而是一种“气都提不起来”的疲惫。

第二种:食欲下降,恶心想吐

不是感冒也不是肠胃炎,却总是觉得吃不下饭,甚至看到油腻的东西就想吐,这时候不要只盯着胃。肝脏出了问题,尤其是肝炎时,最早影响的就是你的消化系统。

第三种:尿液颜色变深,像浓茶一样

不少人晨起第一泡尿颜色深,以为是正常,其实这要看你喝水够不够。但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尿液变成了像浓茶甚至酱油一样的颜色,连续几天都没变淡,那就可能是胆红素代谢异常。肝功能出问题时,胆红素排泄受阻,尿液颜色就会变深。

第四种:皮肤或眼白发黄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肝病信号了。医学上称之为“黄疸”。当肝细胞受损严重,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就会沉积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黄疸。很多病人就是因为别人说“你脸色怎么发黄”,才意识到不对劲。

第五种:右上腹隐痛或胀痛

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但它的包膜有。当肝脏因为炎症或肿大拉扯到包膜时,就会引起右上腹不适。这种痛感多为隐痛或胀痛,不剧烈,却持续存在。

很多人觉得乙肝、丙肝离自己很远,但你身边可能就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是只有“不干净的人”才会得肝炎,打耳洞、拔牙、共用剃须刀,甚至一次没有消毒的针灸,都是可能的感染途径。

更关键的是,大量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根据《中华肝脏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超过70%在感染初期无明显不适,因此极易延误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发作得有多猛烈,而在于它“潜伏得太安静”。很多人发现时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每年因为肝癌死亡的人数超过39万人,其中大多数与乙肝、丙肝未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

肝病是“沉默的杀手”,它不吵不闹,却能在你毫无察觉中彻底摧毁你的健康。

很多人身体不舒服第一反应是上网查,然后被吓得不敢去医院。真正能帮你判断肝脏是否健康的,不是搜索引擎,是一张验血报告。

一个最基础的肝功能检查(ALT、AST、总胆红素等)+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筛查,就能初步判断是否有问题。费用一般也就在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之间,比你请一次外卖还便宜点。

很多人听到“乙肝”三个字就像听到了“癌症”,其实完全没必要恐慌。现在乙肝、丙肝都有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手段。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方案(2021-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实现消除丙型肝炎的目标。丙肝甚至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治愈率高达95%以上,而乙肝虽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但通过长期规范治疗,可以将病毒控制在极低水平,避免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与其说肝病是“拖”出来的,不如说是“懒”出来的。太多人不是没钱治病,而是不愿查、不想管,总觉得“撑一撑就过去了”,结果真过去的,是健康。

肝病不是突然来的,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你不在意的每一次“没关系”,最后都可能变成“没救了”。

最后的话

如果你身体已经出现了这些小信号,千万别再拖了。验个血,不比你刷一个短视频花的时间多。但这一步可能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是健康自在,还是病床缠身。

肝病,真的不是重症监护室的事,而是你我身边的事。

资料来源:
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N].健康报,2023-07-25(002).
②.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肝炎报告 2023[R].
③.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9):688-703.
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方案(2021-2030年)》[Z].2021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健康内科南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