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孩子入睡困难、翻来覆去、趴睡、盗汗、磨牙,很可能和睡前吃得太多有关系,要知道孩子脾常不足,稍微吃点多,就容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乱等问题。
很多家长跟我说,哄孩子睡觉太难了,哪怕睡着了也不安生,又是趴着睡又是满床打滚,搞的大人精疲力尽。
其实孩子入睡困难、翻来覆去、趴睡、盗汗、磨牙,很可能和睡前吃得太多有关系,要知道孩子脾常不足,稍微吃点多,就容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乱等问题。
再者夜间孩子的脾胃也需要休息,如果睡前吃东西,会强迫已经进入休息状态的脾胃重新工作,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便秘、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问题。尤其是以下3种情况,特别是睡前,一定要注意。
首先就是不能吃太多: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即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正常情况下,脾胃功能是需要在晚上休息,若睡前吃太多,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肠胀气等情况。
其次晚上人体代谢水平会降低。就会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增加儿童肥胖风险。
最后睡前吃得太多,大脑会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不利于快速沉静下来,还会因吃得太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痛或胃部灼热不适,孩子会不自觉地流口水,翻来覆去,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其次很多食物根本不适合在睡前给孩子吃:
第一类:高糖食物,如:小饼干、蛋糕等;
研究发现在睡前吃甜食,会扰乱深度睡眠期间的脑电活动,降低睡眠质量,这时因为糖和脂肪会刺激人的大脑活动,让大脑更兴奋,处于清醒的状态。
此外,睡前摄入过多的糖分,但又没有机会消耗掉,就更容易造成脂肪的囤积,引发孩子肥胖。
第二类:水果,如温热性、寒凉性;
大家都有吃完晚饭吃水果的习惯,如果吃太多水果或者水果吃得太晚,很容易导致孩子睡觉时频繁起夜,上厕所。
或太晚吃一些热性、寒性水果,容易引起上火或腹泻情况,给家长分享一份秋冬季常见水果的性味表:
要知道越是寒凉的水果,则需要越多的脾胃阳气去运化,而越是温热甜腻的水果,越容易生痰生湿热,而晚上脾胃功能相对白天要弱一些,所以这类食物孩子晚上能不吃就不吃。
第三类:含咖啡因的食物,如温热性、寒凉性;
说到这个,家长都是拍着胸脯说没让孩子喝过咖啡,要知道咖啡因不知是咖啡里边有,像巧克力、奥利奥、M豆、红茶、绿茶、可乐等都含有不同量的咖啡因。
还有咖啡因的代谢很慢,5个小时才能代谢吃的一半,因此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给出的建议是:睡前至少6个小时之内,都不建议摄入咖啡因。
所谓病从口入,孩子睡不好,入睡困难,很多时候是和饮食有关系,只要把饮食习惯调整好了,难消化的、高油高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孩子脾胃舒服了,睡眠自然就好了。
像之前看诊的一个男孩,8岁半,身高只有125公分,家长反馈孩子在班里个头最矮,尤其是最近一段饭量特别小,有几次是到吃饭点了,孩子直接说不饿,不吃,晚上睡觉又吆喝饿。
仔细了解才知道,孩子之前是爷爷奶奶在带,最近才接回来,孩子回来家长就想多补偿补偿孩子,零食、水果都没怎么断过,尤其是榴莲,基本每晚都要炫几块。
家长本想着榴莲营养丰富,就由着孩子吃,每天2瓣,谁知吃了3-4天,孩子食欲下降,手心脚心热,关键是好几天都排不出大便。
检查后发现孩子是因为晚上榴莲吃多了,造成消化不良,在肠道内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内热导致了积食,不仅影响了脾胃,也是不长个的原因。
虽然榴莲的纤维含量很高,适量食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并促进消化,但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过多的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吸水膨胀,可能会阻塞肠道,进一步导致肠液减少,引起大便干燥,从而加重便秘,可能会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于是给他开了帮助消积食、健脾胃的,先解决积食问题,把内热清了,睡眠、排便的问题就解决了,接下来还要健脾胃,脾胃强健了,孩子才不会反复积食。
同时还给他拿了贴,搭配着膏帮助恢复脾胃的同时提提长速,并叮嘱家长,孩子一定要忌口,睡前2小时不要吃东西了,晚餐吃清淡、易消化,吃个七分饱就行了。
调理了半个多月,复诊时家长反馈孩子现在一天三顿饭按时吃了,睡前也不再给吃零食、水果啥的了,大便基本一天一次。又坚持调理了半年,身高长了7公分,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好的饮食习惯。
来源:宝贝情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