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昌,2025年5月14日——在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由国内二十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记者团今日抵达江西南昌,开启为期三天的“数字江西”探访之旅。今年世界电信日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记者团将深入江西多地,实地考察信息通信技术(IC
南昌,2025年5月14日——在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由国内二十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记者团今日抵达江西南昌,开启为期三天的“数字江西”探访之旅。今年世界电信日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记者团将深入江西多地,实地考察信息通信技术(ICT)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社会普惠、助力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应用,展现江西电信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标杆实践。
探访点一:数字技术赋能千年瓷都焕新——万兆光网与5G-A激活陶瓷产业新生态
记者团首站在景德镇见证了数字技术与陶瓷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三宝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江西电信打造的全球首个陶瓷产业万兆光网直播基地,以50G-PON和FTTR-B技术实现10Gbps下载/1Gbps上传的超高速率,13.7GB电影54秒即可上传,支撑8K显微直播教学和“数字瓷宫”文化出海,带动基地年产值突破2亿元,其中60%直播间由女性运营,成为数字化转型中性别平等的典范。在陶溪川文创街区,5G-A宏微立体组网实现2Gbps下行/300Mbps上行的极速体验,AR导览、8K移动直播等应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陶瓷文化,商户线上流量增长40%。万兆光网与5G-A的协同创新,正推动“千年瓷都”向“数字瓷都”华丽转身,为江西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探访点二:鄱阳湖智算中心+生态保护——数字技术构筑生态屏障
记者团实地探访了中国电信投资20亿元打造的鄱阳湖智算中心,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是江西首个智算中心,中心采用"1+1+1+N"架构(1个智能云中心、1个算力共享平台、1个AI展示中心和N个行业应用场景),依托中国电信天翼云4.0全栈自主技术体系,构建了“一云多芯”的异构兼容环境,逐步构建以智能计算为核心的AI产业科技生态联盟,打造立足江西、辐射中部地区的省级绿色智算产业基地,通过“通算筑基、智算赋能、安全领航”的架构,为生态保护注入科技动能。中心支撑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预警平台,通过中国电信物联网和5G技术,实现前端感知设备的数据实时安全传输,以AI大数据技术实现音频识鸟、水下声呐探豚来识别候鸟种类及江豚活动轨迹;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鄱阳湖三维生态模型,最终实现“天空地湖”三维一体的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体系。平台部署了100个监控点、18个监测站和2座自动巡护无人机场,运用AI识鸟、雷达测鸟等技术,实现鄱阳湖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测和对破坏湿地、候鸟生存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监测预警、联动处置。
探访点三:1ms城市算网赋能"智造"升级——江西电信助力江铜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
在江西铜业南昌算力网络项目展厅,记者团见证了江西电信“1ms算力全光网”的硬核实力。依托全光交叉(OXC)立体组网与智能调度技术,江西电信实现了算力节点间超低时延互联,构建了“毫秒直达”的网络通路,通过OTN、OXC及PON技术创新实现单纤80*100G超大带宽,节点间“一跳直达”时延≤1ms,系统可靠性达99.999%。这一新型信息技术为江铜集团注入强大动能:在贵溪冶炼厂,基于万兆骨干网的毫秒级数据采集网络支撑AI工业模型实现智能配料、闪速炉数模等创新应用,装酸效率提升75%;德兴铜矿通过超低时延网络实现电机车无人驾驶,生产效率提升33%;永平铜矿借助全光网OTN技术实现地面远程控制井下破碎锤集群,作业效率提升60%,年减少高危作业2000人次。目前,江西电信已为全省230家制造企业提供算网服务,其中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万兆工厂、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兆园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赛维莱国际企业城万兆园区入选工信部首批万兆光网试点名单,以“算力+网络+应用”的融合创新范式,持续书写江西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探访点四:南昌智慧地铁&文旅——5G-A赋能城市新体验
记者团在南昌八一馆地铁站亲身体验了江西电信5G-A网络带来的智慧生活变革。作为全国首批5G-A商用城市,南昌已建成覆盖全城的5G-A网络体系,在客流量最大的地铁1、2号线全线江西电信开展5G-A网络升级,用户网络体验速率翻倍提升,实现峰值速率超3Gbps的高速网络体验。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热门景点,江西电信采用“宏站+微站”的立体组网方案,打造5G-A精品网络示范区,使游客的直播分享、移动支付等应用体验速率提升150%,有效支撑了五一期间超96万人次的客流高峰。江西电信在此部署了“数字包容服务”,为老年群体和女性创业者提供专属数字化辅导,减少技术使用壁垒。
更引人注目的是,江西电信将5G-A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一方面打造“明厨亮灶”AI监管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后厨操作规范,已接入全省2万家餐饮商户;另一方面与央视江西总站合作推出慢直播项目,将井冈山、滕王阁等著名景点实时呈现,累计观看量突破460万人次。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更让“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形象得到全新展现。
科技向善,平等同行。此次探访中,江西电信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技术普惠应用和技能培训,不仅推动了产业数字化,更在缩小数字性别鸿沟上成效显著。记者团将围绕大会主题,持续报道ICT技术如何赋能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呈现江西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实践。
5月14日,多家媒体记者走进江西景德镇,实地探访中国电信景德镇分公司在5G-A、万兆光网等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见证数字技术如何为陶瓷产业与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
第一站:三宝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直播间的“万兆速度”
三宝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坐落于景德镇市珠山区陶源谷·三宝国际瓷谷,是记者探访的首站。基地以数字经济赋能陶瓷产业为核心,旨在构建陶瓷文化国际传播新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出海。这里不仅是陶瓷文化传播的窗口,更是全球首个陶瓷产业万兆光网直播基地。三宝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以数字媒介突破地域限制,向全球展示“工匠精神”与东方美学,助力景德镇建设“世界陶瓷文化之都”。构建“产、学、研、销、展”一体化生态,推动陶瓷产业年交易规模突破百亿,带动文旅、电商等关联产业发展。
直播间里的“数字蝶变”
在基地陶瓷直播大厅,直播间负责人介绍,过去受限于基础网络能力,直播画面帧数不足、颜色失真、多直播间同时开播时流量“打架”现象频发。如今,依托景德镇电信部署的50G-PON万兆光网和FTTR-B全光组网技术,单用户下载速率可达10Gbps以上,上传速率突破1Gbps。现场测速环节,记者目睹仅需54秒可以完成13.7GB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1小时50分钟)上传,平均速率达到2Gbps;直播间负责人感叹:“万兆网络让多机位高清直播、实时互动毫无压力,直播转化率提升了65%。”
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自2022年试运营以来,已合作标品文创公司67家、窑口442家、景漂创客工作室1051家,推出直播1286场,观看总人次达1.5亿,带动基地整体产值约2亿元,成为景德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型样本。
技术赋能:从“直播间”到“产业链”
大师工坊云上传承:在万兆网络支撑下,非遗传承人首次实现8K显微直播教学,通过光纤传递拉坯力道数据,让千里之外实时感受"泥料含水量27%"的微妙触感,全球累计培养数字陶艺师超2万名。
构建文化出海数字丝路:通过万兆光网与"一带一路"云节点对接,景德镇陶瓷文化正以光速触达世界。与卢浮宫联合打造"数字瓷宫",8K全景直播吸引海外观众超800万人次;在TikTok建立"SilkRoadCeramics"频道,万兆回传保障72小时不间断窑烧直播;为30国驻华使馆定制"云游景德镇"数字门户,外交部数据显示文化传播效率提升400%。
第二站:陶溪川文创街区——智慧文旅的“5G-A新体验”
陶溪川文创街区,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西路150号,前身为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之一的宇宙瓷厂,经改造升级为年均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的国字号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里完整保留了22栋老厂房、隧道窑与工业烟囱等历史遗存,红砖美术馆、陶瓷艺术工坊与数字化的直播基地共生共荣,形成“工业遗产活化+数字经济赋能”的独特生态。作为全国首个规模化5G-A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街区集聚2000余家文创商户与300多个直播工作室,景德镇电信部署的5G-A宏微立体组网实现下行峰值1.6Gbps、上行300Mbps的极速网络,支撑8K超高清移动直播、AR智慧导览等场景,彻底解决密集网络需求下的卡顿难题。5G-A直播商户实地探访:从“流量瓶颈”到“云端畅联”
记者随机走进街区内的陶瓷商户,只见主播正通5G-A网络进行直播卖货,8K超高清镜头下,陶瓷釉色纹理与拉坯工艺细节清晰呈现,实时弹幕互动流畅,单场直播吸引超万人同时在线。一位商户感慨:“过去在露天市集直播,信号经常因人群密集或移动场景中断,现在用上了5G-A,比普通5G快8倍以上,即便在户外多直播间并发,也能保障画面零卡顿,店铺线上流量增长了40%。”
景德镇电信工作人员介绍,街区内已部署超百个5G-A宏微基站,形成“室内微站补盲+室外宏站覆盖”的立体网络,不仅解决了传统文创空间墙体厚重、信号遮挡的问题,更实现了“人在哪,信号在哪”的无缝覆盖体验。
移动场景下的网络性能实测:漫步“直播动线”见证“极速稳联”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入陶然集街区,开启“直播步行”体验。从陶溪川一期工业遗产改造的红砖美术馆,到二期网红打卡点大水池芦苇荡,从沿街文创商户到直播工作室,沿途随处可见主播利用5G-A网络进行户外直播。
技术人员现场实测显示,在移动状态下(步行速度约5km/h),5G-A下行速率稳定保持在2Gbps,上行速率达300Mbps,较普通5G网络提升10倍。"过去户外直播需要背着沉重的有线设备,现在一部手机+5G-A网络就能实现全场景移动拍摄,大大提升了创作自由度。”一位现场主播表示。
如今,技术突破的涟漪正从文创核心区向城市全域扩散。景德镇电信已在主城区建成超百站规模的5G-A精品网络,其中重点覆盖景德镇北站交通枢纽,以及陶溪川、陶阳里、陶源谷等文旅地标场景,形成“交通枢纽+文化地标”的立体化网络覆盖格局。根据规划蓝图,后续网络建设将逐步辐射全省重点区域,持续推动5G-A技术与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交通、文旅、产业等多场景的智慧应用生态体系。
未来展望:数字时代的新想象
景德镇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兆光网与5G-A的深度融合,正加速8K视频、云VR、远程智控等应用落地。下一步,景德镇电信将持续聚焦智慧文旅、数字政府等领域,探索企业数智化转型,为江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硬核支撑。
随着万兆光、5G-A等技术的规模商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与数字技术的碰撞,正书写着“千年瓷都”向“数字瓷都”跃迁的新篇章,也为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附件材料二:
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打造长江中下游算力新标杆
——构筑数字经济"新基座",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升级
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指引下,中国电信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号召,投资20多亿元打造鄱阳湖智算中心。作为江西省首个省级智算枢纽,该项目通过"通算筑基、智算赋能、安全领航"三位一体布局,正成为驱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算力引擎。
图一:位于江西九江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获评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夯实数字基座。中国电信连续深入与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合作,2019年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在九江落户,目前该中心规模达到2262个标准机柜,承载了全市政务、医疗等200余个应用系统,实现了全市政务“一朵云”,成为九江乃至江西数字经济的“基座”。2023年公司再次与九江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在信息技术创新领域深化合作,规划建设3600个标准机柜,并承接了全市政府安全办公替代不低于1万台云桌面。2024年中国电信继续加大投入,当年7月与市政府签订《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项目合作协议》,9月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暨“息壤”江西算力调度平台开通上线,标志着九江"3+3+N"算力体系全面成型——整合通算、智算、安全三大云基地,联动修水、永修、都昌三大分节点,形成辐射中部地
区的存算一体网络。
图二:该中心“构建‘3+3+N’算力体系,打造长江中下游算力枢纽”荣获中国通信行业协会第14届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典型案例
硬核实力。绿色智造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中国电信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理念,不断实施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手段,持续提高能源利用率,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2023年度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鄱阳湖智算中心建设同样秉承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应用AI空调节能系统(节电率12.55%)、外机雾化喷淋技术(机组节能率8-12%)及液冷降温等尖端技术,实现年均PUE值行业领先。该智算中心部署高端算力一体服务设备以及昇腾910B、昆仑芯等主流算力芯片,目前算力规模已达184P,6月底上线至300P,预计2025年底突破1000P,最终形成2500P混合算力集群。中国电信天翼云4.0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依托天翼云4.0全栈自主技术体系,智算中心构建了"一云多芯"的异构兼容环境,通过"息壤"算力调度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厂商算力资源的智能调配。安全层面引入量子技术、建设密码池等智能化运营平台,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图三: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中国电信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志强出席“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揭牌仪式
图四: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息壤”江西算力调度平台上线发布
赋能成果应用。智算赋能AI应用遍地开花,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目前已算力赋能本省教育厅、省医保局;九江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经开区政府、德安中寰投资集团等应用平台。在环保、医疗、政务等典型应用场景领域,鄱阳湖智算中心分别赋能九江市生态环境局,九江DS生态环境大模型是省内首个基于昇腾AI的“双国产”生态环境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了算力与AI模型的全流程自主可控。依托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能力,可深度挖掘并精准识别对环境污染源头。九江成为继杭州、西安、广州之后,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设立的第四个大模型基地。支撑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构建临床决策智能辅助知识库,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升级;落地九江市经开区管委会政务智能问答与决策分析平台,实现政策解读、舆情研判响应速度、行政管理科技化水平和政务
服务智能化能力大幅提升。
图五: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作为江西省首座算力灯塔,凭借"国产算力引擎+全场景赋能"的创新实践,成功亮相2025年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智算服务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显著提升了生产效能。以TCL空调器(九江)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通过与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合作,引入智能计算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共建的“5G+数智工厂”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制造企业“成本、质量、效率”三大核心诉求,以5G 构建全连接工厂,打通智能制造平台与 MES 系统的连接,通过在生产线上部署物联网设备,企业能够实时收集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智算中心的强大算力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智能化应用实现企业的流程化生产、均衡化生产和品质改善。该项目使工厂不良品率从 0.5%降低到 0.2%,整体产线效能提升 15%,并在 2021 年工信部“绽放杯”应用大赛中荣获江西区域赛二等奖、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三等奖。
智算服务在多行业领域创建智能化、绿色化应用标杆。先后打造蓝星星火有机硅“5G+智能化工”、国能神华“5G+智慧电厂”、国能九江“5G+智慧能源”、TCL“5G+数智工厂”、科翔电子“5G+全连接工厂”、庐山市城市管理局“5G+智慧路灯”、长江二桥“5G+智慧路桥”、赤湖公用码头“5G+智慧港口”等多个标杆项目。通过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企业的核心诉求,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可落地的综合解决方案,输出了行业案例和经验。
2020年,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与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成立全国首家“5G+智能化工”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提出的“安全、环保、运营、效率’四大领域、打通企业生产全流程”的“5G+智能化工”,实现了全国化工行业首个数字孪生工厂建设,落地多个5G场景应用,通过应用实施将企业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率提升80%、生产管理成本降低20%、样品送检效率提升75%、违规行业减少78%,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与绿色环保水平。同时还为全国化工行业输出了“5G+智能化工”白皮书,树立了全国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2020年江西蓝星星火“5G+智能化工”项目在国家工信部主办的“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荣获“5G+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算力技术服务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江西省首届数据要素大赛中,中国电信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思维,提供的数字化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5G+长效管护平台项目》斩获江西区域赛二等奖;在第二届“新绿杯”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大赛里,《5G长效智治,助力九江乡村持久美》项目荣获东部区域赛三等奖。在服务业领域,智算中心推动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新业态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旅游企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智能导览服务,提升游客体验。物流企业则可以利用智能算法优化物流配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智算中心“息壤”算力调度平台,汇聚调度跨地域的多方异构算力,像水、电等基础服务一样,按需、按量灵活供给,输出澎湃智能算力。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不仅是算力基础设施,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沃土,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千行百业注入强大动能,正成为驱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附件材料三:
江西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心关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记者采访素材
【问题1】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鄱阳湖的生态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现在不少地方都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鄱阳湖在推进信息化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回答1】自2021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这个平台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草局联合批复的全国第一个大型湿地监测预警平台,也是我省林草主管部门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要求,开展鄱阳湖重要湿地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平台在鄱阳湖重点区域建设有100个视频监控点和18个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并接入湖区相关管理部门建设的数十个视频监控,基本实现了对鄱阳湖最重要生态区域的覆盖和全天候监测。平台还具有鄱阳湖湿地数字孪生世界、人工智能识鸟、听音识鸟、雷达测鸟、声呐探豚、遥感面积监测、环境健康评价、自动巡护无人机、监测预警车等多种监测手段及多项技术创新点,相较传统的人工监测,现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端实现对鄱阳湖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测,为及时发现、处置鄱阳湖湿地生态的不良变化提供有力保障。
【问题2】您刚才提到了平台具有很多先进的智能监测技术听。能否具体说说,这个平台有什么功能亮点?
【回答2】我们平台亮点很多,首先是基于深度学习的AI识别系统,通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声音采集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并记录鄱阳湖重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信息,随着人工智能学习的不断深入,现在平台的AI识鸟准确率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今年新上线的雷达测鸟功能,能帮助我们第一时间获取候鸟抵达和北迁的实时动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依托3D数字孪生技术,建设了一个1:1真实还原鄱阳湖地形地貌的数字孪生世界,创造了一个可视、可感、可交互的线上鄱阳湖。
【问题3】平台运用的这些监测技术,能够为我们保护鄱阳湖带来哪些帮助?
【回答3】鄱阳湖枯水期时容易出现如越野车违规进入草洲、放牧垂钓等人为干扰事件,这些行为突发性强、持续时间较短,以往依靠人工巡护的方式时,存在难监管、难执法的问题,但平台建成之后,大大提高了保护效率和力度。平台通过布设在湖区的监控和2座自动巡护无人机场可以实现对鄱阳湖的全天候保护,对破坏湿地和候鸟生存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测预警、联动处置。平台监测到违法违规行为后,会自动进行记录,并在第一时间以短信的形式通知我们的工作人员,再由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信息传达给当地管理机构,及时前往现场进行处置。这种“智能监测+快速响应”的
工作模式,大幅提升了保护工作的高效性和精准度。
中国电信网络工程师正在鄱阳湖长山岛架设5G基站
江西省劳动模、中国电信江西鄱阳分公司云网运营部周云
(右一)带领同事完成网络维护工作后,坐船返程.
江西省劳动模、中国电信江西鄱阳分公司云网运营部周云带领施工团队在鄱阳湖区建设无线网络
附件材料四:
江西电信“1ms城市算网”:构筑数字经济新
基座的创新实践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电信江西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电信")以"1ms城市算网"建设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双轮驱动,正在为江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基座。
一、技术创新:打造超低时延算力网络新标杆
江西电信基于集团“全光网2.0”技术架构,构建了具有江西特色的“1ms城市算网”体系。该体系采用全光交叉(OXC)立体组网技术,实现算力节点间“毫秒直达”的网络通路。通过引入ASON智能光网络和无损传输技术,在网络异常时可自动重构最优路径,确保业务零中断,可靠性高达99.99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电信创新性地将100G端口技术延伸至城域边缘,有效满足了不同业务对超低时延和超大带宽的差异化需求。
二、产业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江西电信“1ms城市算网”已在多个重点行业取得显著成效。在工信部首批万兆光网试点中,江西电信承接了全省四个试点项目中的三个,为230余家制造企业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服务。与江西铜业合作打造的智慧质量检测系统,通过AI大模型推理识别,实现了产品质检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助力贵溪冶炼厂成为国家级“铜冶炼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三、生态构建:重塑数字经济发展新范式
江西电信“1ms城市算网”正在重构数字经济三大核心要素:一是将算力转化为新型生产要素,二是通过联接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三是构建“算力+网络+应用”的融合创新生态。目前,该网络已服务于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化工、汽车、航空等多个重点产业,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四、未来展望:持续深化算网融合发展
面向“十四五”新征程,江西电信将持续优化网络布局,打造城市内1ms、城市间3ms的超低时延算网;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针对江西特色产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江西电信“1ms城市算网”的实践表明,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通信基础设施正在从传统的连接服务向智能化、融合化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演进,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有力支撑服务江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件材料五:
南昌万寿宫景区网络建设情况汇报
南昌万寿宫,又称妙济万寿宫,俗称“铁柱宫”,被称为天下万寿宫的祖庭。南昌万寿宫有着1600余年的历史,是江西地方文化的代表符号。现存南昌万寿宫于2013年开始在原址重建,其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作为赣鄱文化第一街,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成为游客来江西南昌的热门打卡点,无数年轻人争相走进这里体验古韵和新潮的碰撞。
作为全国著名的网红热点,每日接待中外游客达到15万余人,多个网络直播点、网红打卡点、高密度的游客涌入对网络提出极高的要求。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简称江西电信)一直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推动创新产业发展,为满足如此广大游客的网络需求,响应“信号升格”政策,提高用户满意度,江西电信积极完善万寿宫区域网络覆盖,保障区域内游客用户良好体验。
由于万寿宫处于市中心,并且作为南昌最火的文化商业街,区域内4/5G网络能力需综合考虑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站址选择、配套建设等各个方面。为解决部署难题,江西电信采用宏微立体组网方式进行网络部署,在现有外围宏网部署基础下,在街区各个重要路口点位部署3千兆的5G-A大带宽杆站设备,实现万寿宫区域的5G-A全覆盖,让游客在购物、打卡、直播等活动中畅享高速移动网络。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版本,5G-A与普通的5G相比,速率提升近10倍,在面向沉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和天地一体六大主要应用场景,以及增强网络、终端、云等端到端技术能力,支撑数字、智慧、绿色低碳社会基础设施的构建。当前万寿宫5G-A技术区域5G网络最大速率可超过3Gbps,相较普通3.5G单载波组网,下行速率提升200%。
面向未来,江西电信将以打造全国领先的5G-A精品网为目标,继续探索网络性能提升创新方案,推动从“广连接”向“全智能”为核心的融合新业态发展,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5G-A新体验。
来源:中经T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