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朴正熙正式上台,开始了对韩国为时18年的独裁统治,成为大韩民国第5至9届总统,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在他的任内韩国经济快速起飞,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但另一方面,他实行铁腕统治,通过牺牲民主的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被称为独裁者
1961年5月16日,以朴正熙为首的韩国少壮派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成功推翻仅上任9个月的总统尹潽善。
政变成功后,朴正熙(中)来到首都中央办公厅门前
朴正熙正式上台,开始了对韩国为时18年的独裁统治,成为大韩民国第5至9届总统,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在他的任内韩国经济快速起飞,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但另一方面,他实行铁腕统治,通过牺牲民主的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被称为独裁者。
1960至2007年韩国的GDP成长
过去保守界称为“军事革命”,进步界称为“军事叛乱”,也有较中立的称呼“军事政变”。国家重建最高会议上台至六月民主运动期间,“军事革命”是官方称呼,民主化后“军事政变”成为正式名称。
五一六军事政变
政变背景
韩国社会背景
1960年,韩国爆发四一九革命(点击参见前文《韩国4·19革命,学生走上街头揭历史新章节》),推翻李承晚政权,建立以许政为首的过渡政府,四个月后成立以张勉为国务总理的民主党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开启大韩民国第二共和国。但是,张勉政权未能及时满足韩国国民的诉求,例如对贪污受贿和选举舞弊相关人员的处置进展缓慢,而且张勉政府虽然决心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但在短期内没有收到成效,反而有所倒退。1960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仅有2.1%,低于2.7%的人口增长率,整个张勉政府时期的生产量减少了9.8%,通货膨胀率高达38%,韩国仍处于赤贫之中。
另一方面,随着韩国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等方面的自由在四一九革命后得到长足发展,许多左翼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社会大众党、韩国社会党、统一社会党等,这些团体被称为“革新系”,他们标榜社会民主主义,呼吁南北自主统一,展开统一运动,反对美军驻韩,一些学生团体准备组织十万人去板门店与朝鲜对话。此外,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报刊纷纷问世,到1961年3月1日为止,登记的各类报刊达1509种,颇有“百花齐放”之势。对此,张勉政府提高了警惕,在1961年2月到4月相继向国会提出了“反共特别法案”和“示威规制法案”,试图加强对人民权利的控制,但反而引发了更强烈的抗议浪潮,一直持续至5·16军事政变。
美国驻韩大使塞缪尔·伯格(Samuel D. Berger)后来分析政变的背景称:
韩国学生通过四一九革命推翻了李承晚政权,其后为了给张勉政府施加压力天天开展示威,而张勉政府则没有成功维持全国秩序,因此人们急速对民主主义失去信任。
除此之外,直接诱发政变的背景,即军队内部问题如下:
1、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国军人事断层和臃肿现象严重,因军中人事停滞而导致升迁困难的中下阶军官弥漫不满情绪。
2、针对军方高层腐败而发动“整军运动”失败,策划者遭免职。
在这样的动荡社会背景和军队问题下,一批陆军官校8期少壮派校级军官以朴正熙的侄女婿金锺泌中校为首,开始策划并主导政变。
金锺泌(1926年1月7日—2018年6月23日)
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之兄朴相熙的女婿,韩国政治人物、陆军退役准将、中央情报部创始成员之一,曾两次出任国务总理。曾与金泳三、金大中合称“三金”。
政变起事
1961年4月7日,朴正熙在首尔明洞姜尚郁中领(中校)家与29名政变核心成员碰头,正式被推为领袖,并决定在1961年4月19日发动军事政变。即419学运一周年,计划利用“可能发生集会或游行”为由进行镇压,借机举事;但由于当日局势平稳,因此无法行动,经再考虑后改5月12日。
朴正熙校阅韩国国军(1973年)
当日涉入政变的部队如:
·第30预备师:3个营(兵力约1,000名),李白一指挥
·第33预备师:第100、101、102团(出动兵力约1,000名),李炳烨、吴学镇指挥
·空降部队第1团(兵力约500名),朴致玉、崔昭满、金焍民指挥 海军陆战队第1旅(兵力约500名),金东河、金润根、吴定根指挥
·第6军炮兵队:第636、933、911、822炮兵营及第6重炮营(兵力约1,000名),文在骏、申玄昌指挥
·第6区司令部:第10警备排等部队(兵力约50名),南宫珍指挥
5月16日凌晨3时,由陆官3-5期生为中心的250名军官和3,500名士官、士兵组成的政变部队向汉城进发。
炮兵第6团从议政府南下,其余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和步兵则从汉江南边向北进城。除了陆战队经过汉江大桥时,和驻守该桥的宪兵发生交火之外,未遇到更多抵抗便成功进入中央厅,政府部门、陆军本部、国会及广播电台均遭占领。
清晨5-6时,占领首都的部队透过电台发布政变成功消息。
报纸报导政变成功
政变后续
政变后,汉城立即实行军事管制。当日,革命军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张都暎任主席,朴正熙自任副主席但掌握实权。发布第一号,实行戒严令,禁止集会,出版及报导内容必须接受审查;布告第四号,解除总理张勉职权,逮捕张勉内阁全体阁员及政务委员,解散国会及地方议会,禁止政党及社会团体活动,军事革命委员会代行国家机关一切职能。
政变成功后,海军陆战队编队进驻国会所在地的办公大厦
1961年5月18日,张勉被迫召开临时会议,决议政权移交军事革命委员会;尹潽善追认紧急戒严令。
5月19日,军事革命委员会改名“国家重建最高会议”,以改善国家治安和经济等理由压制人民思想自由及言论自由,张都暎为议长和内阁首班(总理),朴正熙任副议长。
张都暎(左)与朴正熙(右)于政变后5月20日接受采访
6月10日,中央情报部成立,颁布《国家复兴非常措施法》《中央情报部法》《特别犯罪处罚法》《反共法》等法令,查封了1,200多种报刊。
7月3日,朴正熙接替张都暎任议长,正式接管军政大权。
1961年的朴正熙
12月27日,美国肯尼迪政府施压下,军政府通过“宪法修正案”,并公布《政党法》,恢复被剥夺参加政治活动人士的自由,准许民间人士参加政治活动;金锺泌退役,筹建民主共和党,为朴正熙竞选总统做准备。
朴正熙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1年11月14日)
1963年10月15日,第5届民选总统选举,朴正熙卸下军职、以政党总裁身份参选,击败尹潽善,成为总统,共和党取得国会175席中110个。
1966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
与东南亚条约组织各国首长合影
左起第三名为朴正熙
12月17日,朴正熙就任总统,称为“第三共和国”。后统治韩国长达18年之久,直至1979年10·26事件被其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枪杀。
1973年10月1日韩国国军日
朴正熙刚上台时,韩国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仅有82美元,发展程度还不如北边的邻居朝鲜。但在其执政期间,韩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远超过了朝鲜,为跻身“亚洲四小龙”打下了坚实基础,这种经济腾飞的现状被韩国称之为“汉江奇迹”。他因此也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
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
来源:历史有些事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