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挪威财富基金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本周表示,该基金将暂停招聘。图片来源:Naina Helén Jåma/Bloomberg—Getty Images
挪威财富基金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本周表示,该基金将暂停招聘。图片来源:Naina Helén Jåma/Bloomberg—Getty Images
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财富基金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坦根表示,该基金将暂停招聘新员工,重点投资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提高生产率。
据彭博社报道,坦根周二在奥斯陆与议员会面时表示:“我们预计未来员工数量不会再有增长。”
根据挪威财富基金(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的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在奥斯陆、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的办事处共计拥有676名员工。上一年,其员工数量为654人,高于2022年的572人。该基金负责管理规模达1.8万亿美元资金,投资版图覆盖全球约9000家公司。
在周二的会议之前,坦根向《财富》杂志的彼得·范汉姆(Peter Vanham)表示:“我们投入大量时间钻研如何让基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提升了目标水准,力求加快公司的运营节奏,并鼓励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速度和效率。”
今年,挪威财富基金对员工使用该技术的成效展开评估。内部调查显示,得益于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员工的工作效率平均提升了15%。坦根称,这项技术极大地缩短了监控投资公司风险所需的时长。
他说:“过去完成这项工作可能需要数天,如今仅需几分钟。我们专门设有风险部门,负责处置高风险持仓。”
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拒绝了《财富》杂志的置评请求。
人工智能在劳动力方面弊端
对部分大型企业而言,持续加码人工智能投资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曾实施招聘冻结,并宣称其由OpenAI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完成700名人工客服的工作,但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谢米亚茨科夫(Sebastian Siemiatkowski)如今转变策略。他上周承认人工智能存在局限性,并表示公司将重启人力招聘计划。
他上周告诉彭博社:“遗憾的是,在规划过程中,成本因素的权重过大,最终导致服务质量下滑。对我们而言,加大对人力支持的投入,才是未来发展的正确路径。”
Klarna的一位发言人此前告诉《财富》杂志,该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仍以人工智能为先”,并将延续不填补离职员工岗位的政策,而是为其外包部门雇佣自由职业客服人员。
其他首席执行官也得出了类似结论。根据IBM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首席执行官中,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项目达成了预期投资回报。仅有16%的受访者表示,这些项目在企业内部得到了推广。
尽管人工智能存在局限性,但企业仍可能持续加大技术投入。IBM的调查显示,64%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将全力押注人工智能领域,因为担心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落后于其他公司。约半数受访者表示,使用人工智能带来的价值已突破降本范畴。
持续加码人工智能投资或许会持续影响企业员工规模,营销平台Jasper.ai的首席执行官蒂莫西·扬(Timothy Young)认为,人工智能或将影响部分招聘考量因素。
他告诉《财富》杂志的黛安·布雷迪(Diane Brady):“随着智能技术走向商品化,企业发展的关键不再是汇聚最顶尖的人才,而是着力培养员工的管理能力。因为在未来12个月里,每位员工都将借助一系列智能工具完成工作。”
他还补充道:“初级员工潜力巨大,但已无法沿用过去的方式加以利用。” (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王芳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事关华为昇腾芯片,商务部回应》的精彩观点
查看《工厂停产?娃哈哈回应》的精彩观点
来源:财富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