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今年的小满,有点特殊,因为今年是润六月的小满,在民间就有句老话叫“最怕润六夜小满”,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害怕呢?我来为你解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都快到小满了。
说到今年的小满,有点特殊,因为今年是润六月的小满,在民间就有句老话叫“最怕润六夜小满”,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害怕呢?我来为你解答:
为啥说今年的小满不一般呢?这主要就体现在“润六月”和“夜小满”这两个特点上。
① 先说“润六月”不一般:
我们都知道,农历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就采用了设置闰月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十九年七闰”。而“闰六月”的出现,意味着这一年农历会多出一个六月,整个年份的长度也相应延长了。
在古人看来,年份中出现闰月,尤其是“润六月”这样处于盛夏时节的闰月,往往意味着当年的气候可能会有些不同寻常。
古书《岁时广记》中曾有提及:
“岁有闰月,阴阳消长,节序推移,天时或有变动,农事需察。”
意思是说,闰年时节气可能会有微妙变化,天时也容易波动,提醒农人要特别留意。
② 再说“夜小满”不一般:
说到小满,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几个“润六月”年份小满交节的具体时间:
1968年小满(闰六月)开始时间是:1968年05月21日 08:05:50 (早晨)
2006年小满(闰六月)开始时间是:2006年05月21日 12:31:33 (中午)
2025年小满(闰六月)开始时间是:2025年05月21日 02:54:23 (凌晨/夜晚)
2044年小满(闰六月)开始时间是:2044年05月20日 17:01:11 (傍晚,但接近白天)
从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同为闰六月的小满,但2025年的小满节气,是真真切切地在后半夜交节的。
在传统观念中,白昼为阳,夜晚为阴。节气交接的时刻,被认为是阴阳二气转换的关键节点。
如果节气在阳气旺盛的白天交接,通常被视为顺应天时;若在阴气较盛的夜晚交接,老祖宗则认为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同的影响。
正如《农桑辑要》中所述:
“节气交于夜,阴盛阳微,物候之应,或迟或疾,需慎之。”
意思是说,夜里交节,阴气相对重,物候反应可能不按常理,需要谨慎对待。
③ 两者结合,“润六夜小满”更加特殊:
当“润六月”这个特殊的年份,遇上了“夜小满”这个特殊的时辰,两者叠加,在老一辈人眼中,其特殊性就更加凸显了。
他们认为,这种组合往往预示着这一年的气候变化可能会更加复杂,对农业生产的挑战也可能更大。
那么,为啥会有“最怕润六夜小满”的说法呢?这句话里的“怕”字,究竟指向何方?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
在古代,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条件,“看天吃饭”是常态。闰六月年份,天气往往变数较多;而小满时节,正是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的关键期,也是秋熟作物播种出苗的生长期。
如果此时节气交接又在阴气较盛的夜晚,老人们就会根据经验,对后续的天气和年景多一分忧虑。所以,这里的“怕”,具体来说,主要怕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怕旱。
农谚道:“夜交小满在闰六,谨防旱情到秋后。”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闰六月的夜小满,也可能预示着后续雨水稀少,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
小满过后,水稻进入需水高峰,玉米等作物也需要充足水分拔节生长,如果此时遭遇“卡脖旱”,对秋粮的产量将是巨大打击。
第二,怕气温反常。
农谚云:“闰六小满夜里头,冷热不定愁白头。”
这句话点出了人们对气温反常的担忧。闰六月本身就容易导致气候节奏被打乱,如果小满又在夜间交节,古人认为这可能加剧气温的不稳定性,比如出现“倒春寒”式的低温,或者不合时宜的高温。
无论是低温影响灌浆,还是高温加速催熟导致籽粒不充实,都会让农民们发愁。
第三,怕病虫滋生。
老话说:“闰六小满夜一宿,田间病虫多露头。”
古人观察到,在一些气候反常的年份,病虫害往往也更容易滋生。闰六月带来的气候不确定性,加上夜小满这个特殊节点,可能会为某些病菌和害虫的繁殖提供温床,从而对农作物构成威胁,影响最终的收成。
当然了,这些农谚俗语是特定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下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经验局限性。在今天,我们对于天气的预测和农业灾害的防治,大家还是要依靠科学的手段和现代农业技术为准。
来源: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