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倒计时,邱贻可接商业活动,网友吐槽:队员在冲刺,他在出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2:45 2

摘要:多哈倒计时三天,国乒临战,结果后台先炸了。孙颖莎的主管教练邱贻可突然上线了一档访谈节目《贻起聊聊》,本意可能是让大家看看教练背后的故事,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舆论火速反弹,一股“你是不是又在蹭莎莎热度”的质疑声冲上了热搜前线,甚至有粉丝直接开麦,质问邱贻可对莎莎

多哈倒计时三天,国乒临战,结果后台先炸了。孙颖莎的主管教练邱贻可突然上线了一档访谈节目《贻起聊聊》,本意可能是让大家看看教练背后的故事,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舆论火速反弹,一股“你是不是又在蹭莎莎热度”的质疑声冲上了热搜前线,甚至有粉丝直接开麦,质问邱贻可对莎莎到底用不用心——这个节骨眼上,争议来了个正中靶心。

节目里最引发争议的一句,是他回忆女单世界杯决赛“莎莎vs蒯曼”那场时说的:“谁赢我都开心。”作为一个带着孙颖莎打了两年多大赛的主管教练,这话听起来确实有点凉。虽然教练确实得“中立”,但一个是你日常贴身指导的弟子,一个是国家队轮转培养的新人,这立场听上去没点温度,也难怪粉丝会觉得不是滋味——尤其是在莎莎刚刚经历了世界杯丢冠、大赛前状态备受关注的时候,这句话更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了已经紧张的局势上。

问题是,火烧到今天,其实不光是那句话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大的情绪堆积:孙颖莎作为国乒的门面人物之一,成绩稳定,战绩亮眼,年年在赛场上拼得满头大汗,为什么她的教练却一直处在“争议中心”?有球迷说,邱贻可教了莎莎三年,蒯曼教了一年多点,怎么公开场合却总是对蒯曼“话多一些”?也有人不满他在距离世乒赛不到一周的时候还有心思录节目、接受采访,觉得他不够“专注”。

但我们要问一句,真的是这样吗?

翻看2022年以来的比赛战绩,孙颖莎从世乒赛女单四强,到成都团体赛一锤定音,再到亚运会横扫夺金,几乎每一次关键胜负,邱贻可都在场边喊声不断。战术布置、临场调整、情绪稳定,这些都不是靠“剪辑好几期节目”能取代的。换句话说,如果真“不上心”,不会有这样的稳定输出,也撑不起莎莎这三年里每一次顶级赛事的稳定发挥。

当然,这事儿之所以会炸锅,也不是没有根。教练主动接受媒体曝光,本身就是一种话题风险。更别说现在球员备赛、粉丝情绪紧绷,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整片草原。从观感上看,这期节目确实有点“时机不妙”:一来它避不开世界杯那场“莎蒯大战”的敏感回忆,二来又在世乒赛前夕“高调上线”,不管是不是刻意营销,总给人一种“别人在冲刺,他在出镜”的错位感。

但再说回邱贻可本人。他这几年带队走过的每一个关键赛段,确实经历了不少“风头浪尖”。从接管莎莎开始就一直有争议,和马龙年纪只差两岁,却扛下国家队重任,既要懂技术,又得扛住外界眼光——这背后的压力和难度,不是上个节目、说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他在节目里自嘲“让马龙来当教练试试”,其实不是在甩锅,而是点出了一点现实:国家队教练,是个24小时待命的活儿,既是技术员,又得是情绪调节师,还得面对舆论的放大镜。

那么回到核心问题:这档节目究竟是“蹭流量”还是“真实呈现”?这个答案也许要看后面几集怎么剪、怎么播,更要看世乒赛赛场上,师徒二人的默契到底能不能顶住压力。

从现场图看,莎莎仍然会亲昵地搭着邱指导的肩膀;从训练动态看,邱贻可依旧跟队贴身,没落下一节课;从过往战绩看,这对组合还是国乒最稳定的一条线。于是问题来了,能不能别因为几句剪出来的台词,就直接给一个教练贴上“营销狂魔”的标签?也能不能在支持球员的同时,保留一些对教练努力的尊重?

总结一句话:节目能录,话也能说,但别忘了,一切还得靠成绩说话。多哈世乒赛,是这一切争议的终点站,也是最有力的反击机会。如果莎莎打得够硬,师徒同心,那这场舆论风暴,迟早会烟消云散;如果打得不好,那就算节目不上线,质疑声也照样不会少——这是竞技体育的本质,残酷、真实,从不靠“剪辑”留下什么,永远靠实力说最后一句话。

来源:闲言三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