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铜币此枚铜币铸造于中华民国初年,承载着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记忆。其正面中央以交叉的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为核心图案,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革命理念,上方环列“中华民国”四字,下方镌刻“开国纪念币”五字,字体端庄遒劲。背面以两
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铜币
此枚铜币铸造于中华民国初年,承载着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记忆。其正面中央以交叉的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为核心图案,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革命理念,上方环列“中华民国”四字,下方镌刻“开国纪念币”五字,字体端庄遒劲。背面以两束稻穗环绕的嘉禾纹为主景,中央竖排“十文”面值,边缘饰以珠圈,整体设计简洁庄重,既体现农耕文明的传承,又彰显新政权的务实精神。
该币保存完好,铜质精良,包浆自然,流通痕迹清晰可见,属民国机制币中的典范之作。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尤其是双旗图案的象征意义,成为收藏界追捧的焦点。2024年5月,一枚品相极佳的连叶纹双旗币以173万元成交,而另一枚存世稀少的版本更以268万元高价易主,足见其市场认可度。此类钱币的稀缺性与完整性直接决定了其价格区间,未来升值潜力仍被广泛看好。
咸丰重宝当五十铜币
咸丰重宝当五十是清代咸丰年间为应对财政危机而铸造的大额铜币,其版式复杂,铸局众多,尤以宝昌局所铸为珍。此枚铜币正面中央为“咸丰重宝”四字,直读,外廓上方铸“宝昌”局名,下方镌“当五十”面值,左右满文纪局,书法严谨,笔画饱满。背面为满文“宝昌”与汉文纪局,外缘装饰祥云纹,整体铸工精湛,铜色温润,部分版本可见星月纹等暗记,防伪特征显著。
由于咸丰年间币制混乱,当五十面值铜币实际流通中常被裁边减重,完整原铸品极为罕见。2025年5月,一枚保粹评级90分的极美品咸丰重宝当五十以260万元成交,创下同类拍品新高。此类钱币的收藏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背景,更在于其版式多样性及存世量的稀缺性,尤其是高评分未流通品,已成为高端藏家的必备品类。
大清铜币中心“川”字丙午户部十文
此枚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川成都造币厂所铸,中心铸“川”字以示铸地,属清代机制铜币中的地方名品。正面珠圈内“大清铜币”四字对读,上方满文“宝川”,左右干支“丙午”,下方“当制钱十文”,字体挺拔,布局严谨。背面中央蟠龙腾空而起,龙鳞清晰,须发毕现,上方“光绪年造”四字,左右边缘环以英文“TENG-LIEN”及面值,体现晚清币制改革中西合璧的特点。
该币采用红铜铸造,铜质细腻,压印深峻,包浆醇厚,保存状态近乎完美。2023年7月,两枚中心“川”字丙午户部十文铜币以260万元成交,其高价源于四川局铜币的稀缺性及中心“川”字的独特标识。此类钱币在清代铜元中地位显赫,尤其是高分评级币,市场流通量极少,成为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黄铜币
此枚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黄铜币,铸于光绪年间,是四川地区早期机制币的代表作。正面中央“光绪元宝”四字对读,外围上缘“四川省造”,下缘“当二十”,左右满文纪局,字体端庄秀丽,铜质呈暖黄色,光泽柔和。背面中央蟠龙图案威严庄重,龙身矫健,四周环绕英文“KWANG-TUNG PROVINCE”及面值“20 CASH”,边缘饰以珠圈,设计精美,工艺精湛。
该币因黄铜材质特殊,存世量远少于红铜版,且二十文面值在四川铜元中属大面值,流通损耗严重,完好品相极为难得。2025年4月,一枚PCGS MS65+评级的未流通品以200.54万元成交,刷新同类拍品纪录。其高价不仅源于材质与面值的稀缺性,更因四川铜元在清代币制改革中的特殊地位,成为研究晚清经济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光绪元宝户部二十文铜币
此枚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币,为清代户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属中央直属铸币,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正面中央“光绪元宝”四字对读,外围上缘满文“宝源”,下缘“当制钱二十文”,左右干支“丙午”,字体遒劲有力,铜质精纯,压印深峻。背面中央蟠龙腾云驾雾,龙目炯炯有神,四周环绕英文“PEI-YANG”及面值“20 CASH”,边缘饰以珠圈与星月纹,防伪与艺术性兼具。
该币作为户部标准币,铸量相对较少,加之二十文面值在流通中损耗巨大,未流通品存世如凤毛麟角。2023年9月,一枚PCGS MS63RB评级的户部二十文铜币以260万元成交,其完美品相与中央铸币的权威性,使其成为清代铜元中的顶级藏品。此类钱币不仅是研究清代币制的珍贵资料,更是收藏市场中的硬通货,价值稳定且升值空间广阔。
来源:蔡老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