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种苜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9:55 2

摘要:首次听说“苜蓿”是在1998年,当时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正在热播。剧中,张大民调侃升学宴中喝多了的老四,说他想去新疆是为了种“苜蓿”。那时,我莫名以为“苜蓿”就是类似芋的根状物,毛茸茸的,削了皮可以蒸着吃,或者切成块熬粥。虽未求证,却单纯地把“苜蓿”

首次听说“苜蓿”是在1998年,当时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正在热播。剧中,张大民调侃升学宴中喝多了的老四,说他想去新疆是为了种“苜蓿”。那时,我莫名以为“苜蓿”就是类似芋的根状物,毛茸茸的,削了皮可以蒸着吃,或者切成块熬粥。虽未求证,却单纯地把“苜蓿”和“新疆”两个词串联在一起,封存在记忆里。

2022年,爱人援疆,我也有了探亲假,终于有机会踏入新疆。第一个条件成熟了。新疆美食很多,其中烤包子肥美多汁,经济实惠,我尤其喜欢。偶然看到“苜蓿烤包子”,记忆深处的谜团骤然解开 ——多年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

苜蓿并非芋头,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它属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托叶较大,小叶片是椭圆型的,成熟的时候开紫色的小花,形似丁香。嫩芽可食用,能拌凉菜,作菜码,或包饺子、烤包子。单独食用时清香可口,与肉类搭配时能中和油腻,特别是苜蓿烤包子,风味绝佳。此外,苜蓿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预防和治疗关节炎、痛风等疾病,深受当地人喜爱。

在新疆,苜蓿种植十分普遍,大片田地一望无际,但并非用于食用,而是作为牧草。苜蓿号称“牧草之王”,晒干后是冬季牲畜的优质饲料,经济价值极高。爱人的宿舍前有一小块荒地,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土地。我兴致勃勃地向当地农民借来种子和农具,他们听说我要种苜蓿,都哈哈大笑——在他们看来,田间地头随处可采,何必费心种植?但他们不知道,我心中早藏着一个“在新疆种苜蓿”的情结。“种下一粒种子,就是种下一个希望!”

我用借来铁锹翻地,仔细捡去石头、砖块,敲碎土块,反复平整;甚至推来独轮车,去羊圈里运来羊粪,掺进土中,再用耙子搂平,整出四个小菜畦。担心种子撒不均匀,就用沙子和种子混在一起,分成四份,均匀洒在地里,然后从楼上提水浇地。汗水浸透了衣背,却乐在其中,新疆的气候虽热但不潮,坐在阴凉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没几天,种子发芽了,嫩生生的,煞是可爱。我总担心它们经受不住夜晚的风沙和低温,每当晚上有大风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去楼下查看。可次日清晨,它们依然青翠挺拔绿,甚至又长高了些,让我压抑不住喜悦。假期短暂,很快我便要离开,那时幼苗经长到十几厘米,枝繁叶茂,再过不久就能采摘第一批嫩芽。我叮嘱爱人,定期浇水,施肥,这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

回到内地,我仍时常挂念那片苜蓿,爱人偶尔发来照片,我都要端详许久,仿佛在看一位亲爱的战友。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一包从新疆寄来的嫩苜蓿。虽然经过长途运输略显蔫黄,却依然青翠。这是我自己种出来的苜蓿草,生长在遥远的新疆,对我而言,胜过任何珍馐。当晚,我用苜蓿做馅,包猪肉饺子,一股淡淡的清香萦绕,让我想起了乌鲁木齐的晚风,想起了慕士塔格峰上的雪水,还有远方的亲人,眼眶不禁悄悄湿润。

第二年,历经暴雪寒风的苜蓿草,在春回大地时再度萌发新芽,给我无限的惊喜。这一小片菜地,成了宿舍楼的风景,放学的小朋友常围在菜畦旁边观望,甚至还有孩子做了块牌子插在地头上,写着“赵老师责任田”,令我倍感温暖。

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菜地郁郁葱葱,苜蓿的生命力顽强,无惧风沙严寒。我也学会了苜蓿的各种做法,并把成品分享给同事们和小朋友们,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快乐。今年年底,爱人援疆工作即将结束,但我想,那块土地,还有那迷人的苜蓿草会永远留在新疆,扎根生长,就像我的记忆一样常青不凋。

来源:农村小饶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