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案例|巫溪:大力提升农村科普服务能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4:39 2

摘要:2024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重庆在推动西部地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加

2024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重庆在推动西部地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供重庆方案。为此,我们特设《聚焦西部科普中心建设》专栏,围绕科普人才培育、科普创新平台建设、区域科普示范样板打造等西部科普中心建设中的重点举措,宣传科普人物,分享典型案例,积累宝贵经验,引领科普工作创新发展,共绘西部科普中心新蓝图。

今日推出科普工作案例——巫溪县的科普工作分享,一起来看→

如何破解农村科普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是推动农村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升的重要课题。

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三峡库区移民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科普资源相对匮乏、科普人才相对较少,制约和影响了科普能力的提升。

巫溪县通过加强农村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持续提高科普组织动员能力、整合资源开展专项科普活动等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了农村科普服务能力,还推动了全县科普事业的发展。

图|巫溪核桃科技小院团队进行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巫溪县科协供图

高度重视农村科普工作

近年来,巫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科协工作和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倾斜保障,先后投入资金500万元建成了以巫溪县科技馆为主阵地,校园科技馆、社区科普馆为辅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了农村科普阵地发展。

图|巫溪县古路镇科普长廊一角。

今年春节过后,巫溪县委分管科协的副书记专门听取县科协工作汇报,明确将提升全县农村科技科普服务能力作为重点,进一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完善农村科普长廊建设,充分调动“三长”的积极性,发挥好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构建普惠共享科普大格局。

1月8日,巫溪县科协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会议强调,要积极贯彻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职责、细化措施、主动作为,推动全县科普事业发展。

“通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资金向基层倾斜,加大对偏远农村的投入,补齐科普供给短板。”巫溪县科协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古路镇观峰村建起了科普长廊,充分利用该镇旅游资源,实现了乡村科普工作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目前,多个村社建成色彩鲜艳、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长廊,不仅满足本地居民的科普文化需求,还提升乡村风貌,构筑起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巫溪县通过引导社会科普资源向农村倾斜,收到了明显效果。比如,他们将以前在县城范围内举办的“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品牌活动,逐渐向农村乡镇拓展,以“科普进农村”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同时,结合节假日、农村赶集的时机,组织科普志愿者到农村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宣传活动,以此推动农民群体科学素质的提升。

充分发挥“三长”服务优势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科技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足。”巫溪县科协相关负责人、巫溪县科技馆馆长王全辉介绍,他们以打造西部科普中心为契机,大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把加强基层“三长”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为农村地区培养科技科普人才。

针对基层力量薄弱的现状,巫溪县科协积极争取巫溪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先后组织成立了2个街道科协和30个乡镇科协,并吸纳来自基层学校、医院、农业服务中心的96名“三长”。随着基层科协组织的逐渐完善,科技科普服务深入农村的保障得以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巫溪县科协加大协调力度,联合专业协会并吸纳“三长”参加,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产品推介、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以精准服务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三长’既是乡村振兴的技术骨干,又是开展农村科普活动的主要力量。”王全辉说。广大“三长”常年活跃在农村、社区、学校一线进行农技服务和科普宣传,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今年初,巫溪县高海拔地区降温降雪对部分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45支由基层科协“三长”及农技协会等组成的专家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防冻减灾工作,帮助农户减少了由此带来的损失。

在今年“3·5”学雷锋日期间,巫溪县科协联合多部门,组织了一支以“三长”为骨干的30人的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多个镇乡开展食品安全、数字银龄、法律知识宣传,并结合春耕春种时节给农民讲解技术要点。

广泛开展助农兴农服务活动

强化科技支撑,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我们立足本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技协等专业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王全辉介绍,他将科技志愿服务同农村科普活动相结合,通过农技培训、入户指导等方式,引育新良种、传播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4年以来,巫溪县科协联合巫溪县核桃产业协会、巫溪县蚕桑产业协会等科技社团,开展大型农技培训服务10余场,入户服务农户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夯实农村产业基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巫溪县科协帮扶下,长龙村探索出产业规模化发展路径,已种植辣椒100亩、烤烟500亩。

2024年,重庆巫溪核桃科技小院在该县文峰镇三宝村农林科技专家大院挂牌。该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支持,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郭启高团队常驻核桃科技小院,围绕巫溪县核桃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凝聚“政—校—企”三方力量,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助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3月10日,郭启高率领西南大学及市林科院专家团队,赴巫溪县古路镇核桃集中种植区,围绕核桃树的病虫害防治、产量提升等关键环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施肥、修枝、打药等具体操作细节。同时,驻巫溪核桃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也积极协助种植户做好核桃管护工作。目前,巫溪县核桃在地面积11.2万亩,年产核桃2000余吨,产值4000万元。

巫溪县马铃薯产业绿色高效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巫溪县实施的“柑橘生态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淫羊藿仿野生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等6个科研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件,累计获得各类专利授权2700余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87件。

来源: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