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拉里·克林顿,这个名字在美国政坛上那可是响当当的。她是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老婆,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拿到主要政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女人。
希拉里·克林顿,这个名字在美国政坛上那可是响当当的。她是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老婆,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拿到主要政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女人。
几十年的政治生涯,这女人可不是省油的灯。
有人说她是“美国政坛最可怕的女人”,手段狠毒,甚至还有个神秘的“死亡名单”,说是和她沾边的人一个个离奇死掉。
希拉里·戴安·罗德姆,1947年10月26日生在芝加哥。
小时候的希拉里在其父休·罗德姆的影响下,希拉里自幼便对公共事务与政治产生兴趣。其父是一位坚守保守主义理念的织布厂老板,常鼓励希拉里关注国家政治发展、参加学校辩论活动。
1965年,希拉里以优异成绩考入韦尔斯利学院,攻读政治学专业。该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女子高等学府,曾培养出多位杰出女性领导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处于社会剧变时期,反越战运动、民权运动以及第二波女权运动此起彼伏。
在这个思想活跃的女性校园环境中,希拉里开始接触并理解“性别平等”的观念,并逐步形成了对女权主义的认同。
她积极参与校园政治活动,1969年毕业时,成为韦尔斯利历史上首位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代表。这场演讲因其对权力和青年责任的大胆发声,曾被《时代》杂志收录报道。
1970年,希拉里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深造,这所名校是美国司法与政界人才的重要摇篮。在耶鲁期间,她关注贫困儿童的法律权益问题,并曾在马萨诸塞州一所儿童医院参与法律援助项目。
正是在耶鲁,她结识了来自阿肯色州的比尔·克林顿。两人因共同的政治志向与社会服务理念而走到一起,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政治搭档式婚姻。
1973年,希拉里获得耶鲁法学博士学位后,加入了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该所长期从事民权、劳工权益等公共事务案件。
1975年,她与比尔·克林顿结婚,并迁往阿肯色州,支持克林顿的地方政坛发展。希拉里本人在1977年成为阿肯色儿童与家庭服务基金会的联合创办人,积极投身教育和儿童权利保护领域。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着比尔·克林顿先后担任阿肯色州州长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逐渐成为美国政坛最受瞩目的权力组合。
1993年,比尔·克林顿就任美国第42任总统,希拉里成为第一夫人,她是当时首位拥有耶鲁法学院背景的总统配偶,也是继埃莉诺·罗斯福之后最活跃于公共事务的第一夫人。
她可不像传统第一夫人那样只管端茶递水,她直接上手推了个“克林顿医疗计划”,想把美国医疗体系好好整整。不过这计划太激进,最后没搞成,还惹了一堆骂声。
推动女性权益立法、改善妇女生存状况是希拉里·克林顿政治生涯的核心议题之一。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暴力侵害妇女法》,希拉里作为时任第一夫人,曾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推广与宣传。
此法案的具体执行机构“暴力侵害妇女问题办事处”于1995年正式成立,归属于美国司法部,专责为受家庭暴力、性侵和骚扰等行为侵害的女性提供法律与财政支持。
希拉里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加强对性别暴力的惩治,并推动将更多社会资源引入妇女权益保障体系。
克林顿执政期间,他们的婚姻关系成为媒体长期聚焦的议题。1998年,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曝光,引发宪政危机,美国国会因此启动对总统的弹劾程序。
虽然最终未被罢免,但这一事件对希拉里与克林顿的夫妻关系构成严重冲击。
根据2001年出版的回忆录《生活中的选择》,希拉里坦承在得知事件真相后“愤怒与羞辱交织”,但她最终选择留在婚姻中,继续履行政治伴侣与公众角色。
有关希拉里私人生活的传言在此后不断出现。2012年,一名前助手在匿名采访中称,希拉里曾因长期忍受丈夫的背叛而情感上逐渐疏离,并暗示其婚姻关系并非外界所见般和谐。
然而,关于希拉里私生活的诸多说法,多来自未经证实的出版物、传记作者或媒体爆料,缺乏法律层面的核实。
尽管外界屡次质疑克林顿夫妇之间的真实情感状态,二人始终保持政治联盟关系。在重大场合,希拉里与克林顿以统一阵线面对公众,包括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克林顿全力支持希拉里竞选。
“政治伴侣式婚姻”在美国政坛并不罕见,其核心价值往往在于维持家族利益、巩固选民基础与塑造公共形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私人情感归属。
说起希拉里的手段,那真是褒贬不一。喜欢她的人觉得她是个硬核女权斗士,不喜欢她的人恨不得把她喷成心机婊。她政治生涯里那些争议事件,确实让人觉得她不是个简单角色。
2015年,希拉里被爆出个大料——她当国务卿时期,曾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
按美国规矩,政府官员得用官方系统处理机密信息,她用私人服务器,好多敏感邮件就会暴露。FBI查了很久,2016年7月,局长詹姆斯·科米表态,希拉里这事干得“极度疏忽”,但没证据证明她故意泄密,所以不起诉。
可“邮件门”已经把她的名声搞臭了,2016年竞选时对手拿这事使劲黑她,她自己也头疼得不行。
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被袭击,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死了。这事发生在希拉里当国务卿的时候,国会逮着她猛查,开了好几次听证会。
她硬着头皮上台,说自己尽力了。可袭击前领事馆求援没及时到位,安全措施也一堆漏洞,反对派直接把屎盆子扣她头上。
这件事成了她政治生涯里甩不掉的黑点。
1990年代还有个“白水事件”。这事是克林顿夫妇在阿肯色州搞房地产投资的时候留下的尾巴,被指控有财务猫腻。调查搞了好几年,最后没起诉,但反对派一直拿这事儿说他们不干净。
希拉里虽然没直接被点名,可这污点也跑不掉。
2016年竞选时,还有人说希拉里跟俄罗斯有勾结,说她团队可能泄露了啥信息。FBI查了半天,没找到她跟俄罗斯有啥直接联系,可这谣言一传开,选民对她的信任又少了一层。
虽说是捕风捉影,但政治这东西,有时候谣言比真相还管用。
2016年,美国网络上流传出一份引发广泛关注的“死亡名单”,其中涉及近五十位政商界人士。
名单上的死者多数被官方定性为“自杀”或“意外身亡”,而他们在生前或多或少都与克林顿夫妇存在交集。
该名单最早由部分保守派团体传播,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连锁反应。一些媒体认为,这些死亡事件背后存在不为人知的联系,但至今未有权威调查证实名单的真实性。
在一次公共活动中,有主持人当众向希拉里·克林顿提出尖锐问题:“你是怎么杀死爱泼斯坦的?”该提问引起哗然。希拉里并未正面回应,仅以一笑带过。
这一场面被广泛传播,并被用作“克林顿死亡名单”话题的素材之一。
名单中争议最大的案件之一,是关于美国金融家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死亡。2019年8月10日,年满66岁的爱泼斯坦被发现死于纽约曼哈顿大都会惩教中心的牢房中。
官方称其为自缢身亡,但其死亡过程存疑。
他生前因涉嫌组织未成年少女参与非法性交易而被起诉,案件涉及多位政商名流,包括多次搭乘其私人飞机的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以及英国王室成员安德鲁王子等。
据《纽约时报》报道,事发时监狱内监控设备出现“技术故障”,值班狱警也未能按照规定时间对其进行检查。司法部随后展开调查,两名值守狱警被指控伪造记录并草草了事。
FBI也介入调查,并承认“监狱安保漏洞严重”。尽管官方裁定死亡为自杀,但诸多疑点始终未能消除公众的质疑。
另一起引发广泛争议的案件发生在2016年7月10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工作人员赛斯·里奇在华盛顿家中附近遭枪杀。
警方将此案定性为入室抢劫未遂,但他的钱包、手表等贵重物品未被拿走,令案件显得异常。
里奇是DNC的数据分析主管之一,有报道称他在生前掌握大量与民主党选举有关的投票数据。
阴谋论者因此怀疑,他的死亡可能与泄露民主党内部信息有关——尤其是涉及2016年大选期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邮件泄露事件,邮件由“维基解密”公布,其中部分内容不利于希拉里·克林顿。
2016年总统大选中,希拉里·克林顿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再次角逐总统职位,但败给政治经验相对有限的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
虽然克林顿获得了近三百万的普选票优势,却因选举人票落后而失利。这是她继2008年输给奥巴马后,再一次无缘总统宝座。
克林顿夫妇日益淡出一线政治舞台,但关于他们的争议,依然在美国舆论场中反复被提起。
参考资料:
1、克林顿性丑闻爆料人:希拉里虚伪?永不能担任总统 大河网 2015-07/29
2、维基揭秘再曝希拉里"三宗罪":为赢选举费尽心机 北京晨报 2016年10月13日
来源:古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