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62岁老人命丧银行!网友追问:防骗的规矩怎么成了杀人的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22:43 2

摘要:钱取出来了,人却没了。这魔幻的一幕就发生在昨天下午的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62岁身患重病的偏瘫老人被家人用轮椅推着完成人生最后一次"面签",5万元救命钱到账时,抢救室的监护仪早已拉成直线。

钱取出来了,人却没了。这魔幻的一幕就发生在昨天下午的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62岁身患重病的偏瘫老人被家人用轮椅推着完成人生最后一次"面签",5万元救命钱到账时,抢救室的监护仪早已拉成直线。

死规矩与活人证的死循环
女儿拿着存折冲进银行时,裤兜里还揣着刚开的病危通知书。柜员翻来覆去就一句:"必须本人来。"这场景像极了2013年广东高州中风老人被担架抬进银行的复刻版,不同的是这次人脸识别系统成了新关卡——插着氧气管的老人被要求对着摄像头眨眼,失败23次后系统弹出"验证未通过"的红色警告,像极了命运开的残酷玩笑。

银行墙上"特殊客户上门服务"的标语还挂着金边,可现实是家属要跨过三道隐形门槛:先打95599客服等48小时回复,再填五张申请表,最后等两个工作日审批。可ICU的账单不等人,医院的转院车就在门口打着双闪。

技术赋能的冰冷悖论
刷脸系统能识别美颜滤镜下的网红,却读不懂病容;区块链能追踪每笔资金流向,却算不出生命倒计时。更讽刺的是,5万元刚好卡在央行大额现金管理门槛之下,理论上根本不需要复杂审核。柜员机械重复着"再试一次"的样子,让我想起去年江苏某银行要求癌症晚期患者做公证的荒诞——等三个月公证流程走完,存款都成了遗产。

网友@金融民工老张的评论扎心:"现在证明我妈是我妈要跑五个部门,证明我妈死了只要一张死亡证明。"

制度性暴力的温柔杀戮
这不是孤例。过去三年全国至少发生17起"银行抬人"事件,从广东到江苏,从担架到轮椅,同样的剧本换个城市重演。银行总说"合规操作",可《民法典》第165条白纸黑字写着委托代理有效性,银保监会2019年就要求建立特殊客户应急通道。

某支行行长私下说破玄机:宁可被投诉也不能违规,审计查一次差错扣半年奖金。于是柜台后的年轻人,渐渐活成了只会按操作手册行事的机器人。

破局之路在人间
西安某医院去年与银行共建的"床旁服务"值得借鉴——重症患者对着PAD眨眨眼,授权书直接同步银行系统。上海试点"生命权优先"制度,凭三甲医院证明可临时解冻账户。

说到底,风控不该是冷冰冰的电子围栏,而该是守护人性的安全绳。就像网友说的:"如果防住了骗子,却防死了储户,这样的安全系统才是最大的漏洞。"

此刻,农行田心支行ATM机的绿灯还在规律闪烁,而轮椅上的温度早已冰凉。当我们谈论金融服务改革时,不是在讨论某个流程优化,而是在争夺每个人尊严退场的基本权利。

来源:火星财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