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日】她们的闪亮奖章里,藏着家人的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6:54 2

摘要:今天是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让我们走进5位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家庭,感受那一份份坚定的支持和无声的关爱。原来,闪亮的奖章背后,始终镌刻着“家”的名字。

她们,是全国劳模,是岗位上的标杆;她们,也是母亲、妻子、女儿,是家庭中值得托付的存在。家人的言传身教和暖心陪伴,也让她们受益终身……

今天是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让我们走进5位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家庭,感受那一份份坚定的支持和无声的关爱。原来,闪亮的奖章背后,始终镌刻着“家”的名字。

01

冯萌萌:一个石油家庭的三代守望

我是全国劳动模范冯萌萌,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采注运维二组组长,也是冯萌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我的身后始终伫立着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为我提供了助力的风力,丈夫与我并肩同行,孩子则是我未来的希望。当我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时,家人的温暖如同支撑我的云层,使我这只“石油雁”在芦苇与碱蓬草编织的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

我的父母是20世纪60年代大港油田的第一代开拓者。当他们脚踏泛白的盐碱、穿过第一丛芦苇时,“苦干实干”的雁羽便已浸透石油的墨色。作为“油二代”,我记忆里最深的画面,是父亲沾满油污的工服、母亲在井架下守望的身影。2007年,为照料患病父母,我放弃天津市区稳定的工作回到油田。

入职那天,军人出身的父亲将扳手塞进我掌心说:“既然选择了当石油工人,就要干出个样儿来。”我记住了这话。2009年与2013年,我两度斩获油田公司及中油集团公司技能大赛奖牌,成为大港油田实现两次身份转换的第一人。在这荣耀的背后,是家庭的支撑、亲人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2006年,我与丈夫郝英俊喜结连理。十九年来,我们的职业生涯如同双螺旋结构般交织攀升:我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公司首席技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他从基层操作员蜕变为同欣集团滨海新能公司生产保障中心副主任。

2011年,儿子出生那天,我望着产房外成片的碱蓬草心想:“要让这株小苗,也能在石油红里扎根。”我在孩子主动给外婆洗脚、替她拎起菜篮子时湿了眼眶。14岁的少年把地质学家的梦想写进作文:“我要找到新的油田,这样妈妈就不用爬井架了;我还要带她去看没有盐碱的草原。”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因工作连续半月早出晚归,回家时孩子已在饭桌上摆好温着的饭菜,作业本上写着:“爸妈是油田的星星,我是守护星星的月亮。”这份默契让我们在盐碱地扎下更深的根……

在家长会分享育儿经时,我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次我获得的奖状都会给孩子看,并且告诉他,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如今,少年会在她晚归时留一盏灯,会用压岁钱给父亲买护膝,更会在课余时间学习地质知识——这是第三代“石油雁”的初啼,清亮而坚定。

从上一代人利用芦苇搭建起的简易帐篷,到我在数字化井场中敲击键盘,再到儿子在作业本上勾勒出石油钻机的轮廓,我们一家如同一群筑巢的鸿雁:老一辈以坚毅的臂膀抵御风沙,成年一代以不懈的劳动丈量油井,而年轻一代则在父辈的庇护下学习飞翔。盐碱地上的风将铭记,芦苇丛中的月光将铭记,那些浸透汗水的工装、相互扶持的肩膀,以及三代人眼中永不熄灭的石油火光——那是比碱蓬草更鲜艳的色彩,是比大雁迁徙更坚定的方向。

02

陆萍:我伴儿子长大,儿子伴我成长

我是全国劳动模范陆萍,来自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丈夫和我在同一家单位,也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有一个儿子,一家三口的日子,平淡而不失温馨。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转眼间孩子已经大三了,已经不再是那个在我怀里撒娇亦或是哭闹的小男孩。但一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

我和丈夫的工作很忙,常常只有晚上能陪陪孩子。而且我的工作经常出差,所以陪孩子的时间也很有限,但是只要我在家就会尽量多陪陪孩子,特别是吃完晚饭就会带着儿子去散步,给他讲讲各种故事,丈夫也会带着孩子去打打球,而我就是在旁边为他们捡球的那个人。

其实我是一个害怕打雷的人,如果是晚上打雷,我就睡不踏实。记得儿子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电闪雷鸣。儿子一直做沉思状,一会儿突然想起跟我说;“妈妈,你看,打雷下雨的时候是不是都有闪电,两道闪电碰在一起,太用力了就会碰撞出了雷声。”我听到这个三岁孩子对打雷的解释被逗笑了,那天晚上我居然睡得出奇安稳。

还记得有一次我周五加班到很晚,所以周六早上就睡懒觉,一醒来就看到上一年级的儿子端着他给我煮的一碗面走了进来,叫我趁热吃面。我一看,面条上还煎了一个荷包蛋,放了两片西红柿和几片绿绿的蔬菜,色香味俱全,我再一次被儿子惊艳到了,也感动到了。

儿子上初中的时候作业多了起来,每天从学校回到家还要写作业,而我也打开了笔记本电脑,默默地坐在他旁边,开始忙自己的工作。一边是儿子写作业的沙沙声,一边是我敲击键盘的声音,老公就会在这个时候,偶尔给我们上点水果或是端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这时他就成了我们家的后勤服务员。

从表面上看,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我在陪伴他长大,但其实有时候,是儿子在陪伴我成长,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给了我奋斗的力量!

家,就是一个港湾,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避风港!

今天,我想对丈夫和儿子说一声谢谢!谢谢对我的照顾和陪伴。你们是我前行的动力,也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03

何小玲:隧道之光与家的温暖

在繁华都市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守护着城市“生命线”——地铁隧道的安全,他们是隧道维保应急救援队。作为上海隧道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的一员,也是一名全国劳动模范,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平日里,我的生活围绕着工作与家庭,这两者如同我生命中的双翼,让我能够稳健地飞翔。

我的父亲,是一位九旬的“老隧道人”,他曾用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技术,为我国的隧道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尽管工作繁忙,我总会尽量抽时间,和丈夫、儿子一起陪陪父亲,亲手做几道他爱吃的家常菜。餐桌上,我们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也谈隧道事业的发展。父亲总是听得特别认真,还会不时地给出他的看法和建议,那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如同隧道里的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让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动力。他的鼓励和支持,是我面对困难时最坚实的后盾。

在我心里,父亲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引路人,更是我心灵的寄托。他的坚韧不拔、智慧豁达,还有他对隧道事业的深厚情感,都深深地影响了我。而我也明白,作为女儿,照顾好父亲,让他安享晚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份责任,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学会了担当与付出。

其实我还有一个家,一个大家,就是我的团队。多年来,每年除夕我都会带家人和团队伙伴们一起吃年夜饭。我希望因为守护城市安全不能回家的他们,也能感受到团聚的温暖。我深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坚持言传身教,用我的经验和热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成长。近年来,我培养了三十余名项目经理和骨干,其中还有上海市劳模,他们都很优秀,也让我深感欣慰。

我深知,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是密不可分的。在工作中,我时刻保持警惕,用专业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在生活中,我则用心经营着家庭,用爱和责任,让家成为每个人最温暖的依靠。隧道之光,照亮了城市的发展之路;家的温暖,赋予了我砥砺前行的力量。

04

张海燕:那些照亮我生命的温暖

我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张海燕,是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一位被家人和爱紧紧包裹的幸运儿。我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相濡以沫的丈夫、元气满满的女儿和我。他们的陪伴,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闪着温柔的光。

女儿是我生活中的小太阳。2010年5月,女儿像一团小火焰般闯入我们的生活,她在襁褓里挥舞着小拳头,彷佛生来就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果然,她自信开朗且顽强拼搏,我们全家人在她一点一滴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收获着喜悦。她天真乐观的精神,更是让我既欣慰又感慨。“妈妈,凡事都要想开点”“没事儿,我们可以慢慢来”……有时候,这个小生命也在用她的坚韧教会我勇敢。

丈夫是我生活上的好伴侣。他是一名交通警察,工作繁忙且常需直面风雨,但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和博大的胸怀,对事业他下得去沉得住,对家庭他耐得烦扛得住。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沉默威严的人,几乎把洗衣拖地、整理家务全部包揽,而且从来不喊苦叫累,反而永远带着温和的笑。他还有一个令人安心的习惯,就是不把工作的疲惫与烦躁带回家。进门时会先理顺呼吸,用轻松的语气问我和女儿今天过得如何,这是他藏在细节里的体贴。他用行动让我们明白,幸福从不只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把日子酿成细水长流的安定。

丈夫还是我事业上的好导师。他总对我说“技多不压身”,并敏锐地洞察到学历的重要性,鼓励我扩展技能、提高学历。他写作功底扎实,又懂计算机,帮我修改文本,查找资料,一步步教我使用教学辅助软件等。那些年我啃下的专业书籍、完成的教学课件,都有他无声的助力,让我在专业成长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

这些细碎的温柔,像张家界山间的晨雾,看似轻柔,却悄悄浸润了我的每一寸时光。因为有丈夫和女儿,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成了值得收藏的星芒。

05

廖泽萌:爱与责任的传承

我是全国劳动模范廖泽萌,今年30岁,是重庆市渝中区的一名普通的女性外卖配送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家人也非常自豪。而在我的背后,是一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家庭,是亲人们无私的付出与支持,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在我年幼时,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爸爸妈妈踏上了前往外地打工的道路。小小的我,是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成长的。奶奶会在清晨为我准备热腾腾的牛奶和早餐,爷爷则会教我写毛笔字、做广播体操、下象棋,培养我的兴趣爱好,悉心照顾我。

而姑姑的存在,更是给了我别样的关怀,她就像是我生命中的另一位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姑姑不仅在生活上对我悉心照料,更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当我因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姑姑会耐心地鼓励我,教导我要坚持不懈;当我在学校受了欺负,躲在角落里默默哭泣时,姑姑会第一时间将我拥入怀中,温柔地安慰,为我抚平心灵的创伤。姑姑深知开阔眼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要有机会,就会带着我走出家门,去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无论是参观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还是漫步在科技馆,领略科技的魅力,每一次的外出,都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我的心中,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在这样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我学会了坚强与独立,懂得了感恩与奉献。我将亲人们给予的爱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刻苦钻研、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我深知,自己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亲人们曾经的付出。虽是留守儿童,但是爷爷奶奶的爱,让我懂得了责任与坚持。如今,我终于有能力守护他们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陪伴在家人身边,陪她们聊天、散步,为她们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这份跨越代际的情感纽带,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坚韧,不仅温暖了一个家庭,更诠释了家庭最本真的意义——爱与责任的传承。

家是快乐的源泉

是疲惫时的加油站

也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摇篮

提升家庭幸福感的“密码”

其实就藏在一个个微小的细节中

一起来抽取你的幸福“锦囊”吧!

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温暖的港湾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