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下午,志丹县文物管理所走进杏河中学,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暨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用多元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
5月15日下午,志丹县文物管理所走进杏河中学,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暨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用多元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
红色故事里的精神传承:聆听历史回响
在多功能厅内,讲解员化身“历史信使”,深情讲述《马海德-此生无憾为中华》《西安事变》等红色故事。互动环节中,党史知识、志丹历史知识问答掀起热潮,孩子们踊跃举手、对答如流,在思维碰撞中厚植家国情怀。文管所副研究员马群以《镇馆之宝——金代砖室壁画墓》为切入点,解密壁画中蕴含的古诗词密码,让千年文物与青春学子跨越时空“对话”,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鲜活感在此刻交相辉映。
流动展览中的文明对话:触摸岁月肌理
操场上,《光辉的历史——志丹县革命文物图片展》《璀璨的文明——志丹县历史文物图片展》惊艳亮相,在阳光下铺展开志丹从革命烽火到文明积淀的脉络。工作人员手持宣传彩页,化身“移动解说员”,为驻足的师生讲述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构成了校园里最生动的文化课堂。期间还开展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彩页800余份。
文化馈赠与校长寄语:传承再出发
活动尾声,志丹县文管所向学校赠送《红都保安文集(上下卷)》《从延安到北京—党史知识100问》等红色书籍各5套以及文物保护宣传品20份,架起连接博物馆与青少年心灵世界的桥梁。校长刘景奇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活动让学生“从文物中看见家乡的厚度,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希望同学们成为本土文化的守护者、革命精神的传播者。
活动意义:让文化自信扎根青春沃土
此次活动以“宣讲+展览+互动”的立体模式,打破文博单位与基层学校的空间界限,让青少年在亲近历史中增强文化自信与保护意识。正如现场呈现的,当文物“开口说话”,历史便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能共鸣的精神脉络,为校园文化注入鲜活力量。(王立平)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