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官网上的公告内容为:根据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经学院充分研究决定,并报学校同意,自2026级起,不再招收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代码:055200)专业学位硕士
5月13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停招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代码:055200)专业。
15日,该学院综合事务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解释,停招原因如公告所示,是出于学科发展需要与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接下来重心将倾斜给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
近两年,大量专业停招学生甚至撤销,引发社会热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情况表明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
【1】校方:停招是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官网上的公告内容为:根据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经学院充分研究决定,并报学校同意,自2026级起,不再招收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代码:055200)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他现有招生专业保持不变。现有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位等情况不受影响。
关于停招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代码:055200)专业的公告。图/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官网
此外,该学院官网可见,本年度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的学费也进行了上调,从每期27万元上涨到了每期37.5万元。
5月15日,该学院综合事务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解释,停招原因如公告所示,是出于学科发展需要与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自从2022年本学院获批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以来,学院也在逐渐缩减新闻传播专业的招生名额,更加注重发展数字文创与管理这一新的学位点。
就读于该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王同学(化姓)告知九派新闻记者,对该专业的停招不意外,知道学院一直在缩招新闻与传播专业,并且将更多资源重点倾斜给数字文创与管理。
该同学解释,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是上海交大媒体传播学院迁移过来的,成立时为获得审批而选择了艺术设计和新闻传播作为学科支持。而自2022年获批成立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后,学院希望转移支柱,发展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与设计学院和媒体传播学院区别开。
不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上海交大各学院普遍都在涨价,涨价幅度差不多,但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本身基础学费贵,所以上涨后的数额比较大。
【2】数据盘点:近年各高校优化专业布局的力度加大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并非个例。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文章显示,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停招学生甚至撤销,引发社会热议。
据《长江日报》,2022年,15所在鄂高校共撤销50个专业,其中武汉大学撤销6个专业,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物业管理、数字出版、水质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
至于调整、撤销专业的原因,武汉大学《关于开展增设和调整本科专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对已连续5年不招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予以撤销;对不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专业,或者因疏于建设未能提高办学水平和改善办学条件的专业,应及时有效地调整。
山东大学停招27个本科专业、撤销10个专业的消息也在前不久引发讨论。暂停招生的专业包括文化产业管理、物联网工程、物流工程、保险学等,撤销的专业包括书法学、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电子商务(工学)等。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于2024年7月发布《关于2024年度拟申请调整、撤销本科专业的公示》,向教育部申请撤销1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编辑出版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高校撤销专业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学校内部的专业结构调整,二是就业招生情况不佳。
浙江大学2024年度拟申请调整、撤销本科专业。图/学校官网
被调整、撤销的专业多有共性。《中青在线》文章显示,根据近年数据,工学、管理学门类撤销总量最多,理学和艺术学门类紧随其后。从具体专业上看,近年高校撤销的专业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2个专业遥遥“领先”,成为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一个焦点和代表。
据媒体报道,工学专业设置更需要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不符合新技术、新业态的老旧专业因此被撤销。随着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快速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增设这些专业的同时,也会相应调整或撤销一些传统工科专业。
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常被诟病为“大而全”,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许多高校课程体系拼凑自其他文科专业,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实践性,转专业率高。部分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亦未结合行业需求。
【3】专家解读: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
16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九派新闻,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情况表明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这需要发挥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领作用,也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结合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办出本校的专业特色。
熊丙奇认为,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新增或撤销一批专业,而对于新增或撤并专业,我国社会舆论一直存在的一种看法是,新增的都是热门专业,撤并的均是冷门专业。其实不然,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新增或撤并某一专业,主要看适不适合本校,本校有无条件把这一专业办好。
熊丙奇警示选择大学专业的考生们,不能盲目追逐“热门”“喜新厌旧”,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情况,参考学校以往专业设置情况,对新增专业的专业实力、专业特色,以及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这种选择专业的理性,可以促进高校重视专业内涵与特色建设。这也是我国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的最终目标所在。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孙沁怡 徐一冉 记者 李杨
编辑 王佳箐 任卓
【爆料】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