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及防治技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8:06 2

摘要: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生单轴霉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葡萄病害,广泛存在于我国各葡萄产区,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该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严重削弱树势,影

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生单轴霉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葡萄病害,广泛存在于我国各葡萄产区,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该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年产量。

叶片:病斑初为油浸状,半透明淡黄色至红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发病4-5天后,病斑背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发病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

新梢:新梢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

花穗和果实:发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油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花穗渐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幼果被害,病部褪色,变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很易萎缩脱落。果粒半大时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色,软腐早落。果实着色后不再侵染。

湿度:高湿度是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高湿度的环境下,霜霉菌繁殖的速度会明显加快,从而加快病害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树体营养:树体营养不足,如缺氮、缺磷等营养元素,会使树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霜霉菌的攻击。

草丛及杂草:草丛和杂草过多会挡住葡萄树冠的光线,降低叶片的呼吸作用,同时也使得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树体处于潮湿环境中,有利于霜霉菌的繁殖。

农药使用不当:农药使用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还可能导致药物抗性和杀菌范围狭窄。

农业防治

清洁果园: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修剪,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开沟深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做底肥,施肥时要前促后控,适当追磷、钾肥和微肥,促进枝条成熟老化,防止因偏施氮肥而引起枝叶过旺、过嫩、造成病菌侵染。果实套袋,避免果实沾上农药和感染病菌。

降低湿度:雨季注意排水,降低园内湿度。最好实行避雨栽培,改进灌溉设施,及时中耕除草。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有助于提升葡萄树的抗病力,如增施腐殖酸小分子碳和腐熟有机肥。

化学防治

保护剂:发病前每隔10天喷1次少量或半量式波尔多液等保护剂进行保护。也可使用福美双、80%必备600~800倍液、42%喷富露600~800倍液、78%科博600~800倍液等药剂。

治疗剂:发病后喷布25%瑞毒霉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药,或使用进口达克宁等药剂,按说明书浓度使用。也可使用烯酰吗啉等具有优异内吸传导性的药剂进行治疗,但连续施用较易产生抗性。

生物防治

使用天敌:如马尾松蚜虱、螨类等,增加叶片抗病能力。

绿色防控技术: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保护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三农种植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