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来临!推荐一些新办公室的「智能家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6:35 2

摘要:最近搬到了离家更近的办公室,优势是缩短通勤时间并且也算个甲级写字楼,劣势是这个地方是毛坯房。当然,对于喜欢折腾智能家居的我来说,也算是个机会 —— 毕竟普通装修才不会管你的智能化如何如何,如今终于可以先把零火开关给用上了。

最近搬到了离家更近的办公室,优势是缩短通勤时间并且也算个甲级写字楼,劣势是这个地方是毛坯房。当然,对于喜欢折腾智能家居的我来说,也算是个机会 —— 毕竟普通装修才不会管你的智能化如何如何,如今终于可以先把零火开关给用上了。

本文重点介绍用了一段时间办公室里的 IoT 产品,新增的主要是 Aqara 产品,就算你是家庭环境用,相信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参考。恰逢年中 618 大促开始,20% 的国补也正在进行时,想买买买的朋友不少,希望本文能够帮到大家。

短期规划是「前期尽可能用同品牌产品」来降低调试难度,「后期使用 Home Assistant」实现兼容并蓄,众所周知 Home Assistant 是一个复杂系统,并且最好使用 Nas 作为「基地」,过后会更新 Home Assistant 的使用体验,本文暂时不展开说明,更多是对具体产品的体验和分享。

因为很多 IoT 对功耗要求很低, 直连 Wi-Fi 很费电,因此「网关」作为中介,应运而生。其实这个功能有不少产品能「兼职」做,常见的有空调、摄像头、音箱。但我认为现阶段还是相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句话,毕竟功能越复杂,稳定性越低。

为什么选择 M100?核心在于「小巧」「强大」和「便宜」。

小巧就是字面意思,它外观就是一个大号 U 盘,只要有 USB-A 口的地方就能供电,比如你的 NAS(不建议插电脑主机,除非你的主机 BIOS 设置了 USB 口不断电),我的方案是买自带 USB-A 口的墙插,如果你没有,可以选择小充电器或者接入兼容 USB-A 的插线板。

「强大」在于它的承载强、功能齐全和兼容性好,首先是兼容的协议,支持 Matter、Zigbee、Thread,连接设备的速度大约在 10s 左右,其次是支持「蓝牙无感妙连」,能主动搜出来一些需要蓝牙兼容快速入网的设备。当然,它本身是不支持蓝牙协议连接的,这个蓝牙的功能只是「检索设备」。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扬声器,所以在连接设备的时候需要盯紧屏幕。

说实话,网关在外观上的「存在感」越低越好,早期很多网关设计都很大,往往会霸占一整个墙插面板,让人苦恼。现在类似于 M100 这类小网关把功能也做起来了,也更便于分布式管理(有些无线协议穿墙能力很菜的,如果是家庭布置最好每个房间都有属于自己的网关。)。

目前我已经接入了 20 个子设备,依然稳定运行中。

2019 年的老产品,我已经使用接近 5 年的时间,由于荷载不高并且办公室没有墙壁阻挡(大开间),运行一直挺稳定的,我相信它依然能继续战斗。

为什么不更换?首先是这几年 Wi-Fi 技术的迭代并没有质变,从 Wi-Fi 5 到 Wi-Fi 7 的提升对于绝大多数个人用户是无感的。其次是个人宽带上限,下行 500MBps ,对于这款路由器的性能而言,无异于塞牙缝。对于路由器的追求是「稳定」,Redmi AC2100 这几年从来没掉过链子。

很可惜,这款产品已经下市,它的后辈应该是 Redmi AX6000,无论是 SoC 的主频、内存容量还是信号放大器都有提升,理论上能达到同样的强度。但从我过往经验来看,不推荐购买小米的产品组 mesh 使用,稳定性会打折扣。

如果喜欢智能家居,现阶段离不开 2.4G 的网络,稳定的 2.4G 的重要性甚至大于 5G Wi-Fi,所以请记住「如果单路由器,那没事;如果多路由器组合,请尽可能走有线 mesh」,为的就是防止你家 2.4G 信号暴毙。

这次照明选择了 Aqara 的明装筒灯 T1,光束角 60° 版本,50 平米的范围布置了 12 盏灯。

为什么选择这款?原因有 3 个,首先是我不打算在这个办公室做吊顶,普通筒灯无法胜任;其次是我不喜欢物业送的「电条」,Ra 太低,我的业务设计拍摄环节,高 Ra(色显指数)对我而言是正向收益的,在工作环节中我也用它来当顶光使用;最后是 T1 的颜值不错,金属外壳,喷砂工艺覆盖,属于低调但耐看的类型。

但是安装这个灯的过程还是有些曲折,比如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低天花板更好装”,奈何我这里天花板高达 4 米多……最后让安装师傅直接吊装,买了一些包材稳固,就这样悬挂在上方了。如果有时间,也可以买铁管(刷房顶同色的漆就行)焊接筒灯的顶盖,理论上更稳固也更好看。当然,最简单的还是家里有吊顶,可以选择普通筒灯。对了,T1 自带地线,但并不是必须接的。

由于不是「1 个开关控制 1 盏灯」,很多智能灯的「连续开关 5 次进入匹配模式」是行不通的,好在默认情况下 Aqara 的灯首次开机会自动进入匹配模式,只要在网关里搜索对应的子设备,等待十几秒钟,就能连接了。

现在只能一个一个连接,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强的「批量连接」模式,更省心。

说回照明本身,T1 标称 Ra90,理论上已经非常接近自然光,目前我无论是拍照还是录像,都会用到它灯光作为辅助。其实对于普通照明而言,Ra80 已经是天花板, Ra90 适合对色彩还原更有追求的用户,当然由于技术难度的原因,这个数值越高,价格也会越贵。

这里给出一些使用建议,在默认情况下 T1「通电后的状态」是「通电后开灯」,这会导致在一些意外断电然后来电的情况下,它会自己打开 —— 大家可以第一时间在「功能设置」里的「通电后状态设置」改成「恢复断电时状态」,保障使用的一致性。

开关选择了 Aqara 妙控开关 V1,颜值和细节非常优秀,有感应式的灯光和有 4 个物理开关按钮,按下的手感接近鼠标微动的感觉,很神奇。

需要注意的是在默认情况下,它的对应按钮是直接控制继电器的,也就是会切断灯的电流,所以第一时间务必修改「按键配置」,自己先添加「全开」「全关」灯场景,然后覆盖卡片上原来的开关功能,这样才能保持通电状态。(想要开关继电器,双击就行。)

其实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感觉「单火」线路好像也可以安装这个开关…但没测试过就不做推荐了。V1 搭载了 Aqara 自研的「火星技术」,内置了 3 种负载模式来兼容不同的智能灯具,分别是「普通负载」「脉冲负载」和「智能负载」,如果不太明白自己的灯应该选择哪种,就选「智能负载」即可。

选择 Aqara 妙控开关 V1 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颜值,平常摸的地方是 AG 玻璃全覆盖,手感一流,并且不用担心「按久了变色」的问题,这是玻璃,不是塑料。开关屏幕支持个性化显示(有几个壁纸可选择),支持「图标」「文字」或者「全都要」的显示模式,哪怕第一次使用也不用担心点错。屏显能自定义持续时间,默认是 15 秒,杜绝光污染。

内置毫米波雷达可以检测到人靠近或者离开,其中「有人接近」是能作为自动化的条件设置的,利用这一点也能拓展出一些空间 —— 假如家里的玄关比较暗,就能用这个作为触发条件,靠近自动打开玄关灯,从而省去一个人体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可比普通红外线精准多了。

墙插分别选了公牛和 Aqara 的,看中公牛是因为带 USB-A、USB-C 口的相对便宜,并且预设中几个插座并不需要远程控制。其余的 Aqara 插座均为「两脚+三脚」交流口的传统设计,作用主要在「统计某些电器的用电量」和智能控制。

颜值方面,Aqara 的智能墙壁插座在面板上没有任何的 LOGO,这点我个人非常喜欢。

「智能插座」的核心亮点还是在于「兼容老设备」,例如一些台灯、落地灯需要配合自动化,那么智能插座是可以直接控制通断电的,从而实现间接的设备联动。

当然,这个功能和「智能插线板」「智能伴侣」或者「智能开关」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它更无感,不需要在插座上「叠叠乐」,保持空间的简约。

如果是家庭方案,最省心的方案其实是直接安装自带导轨的窗帘伴侣,最好窗帘附近预留插座,不需要考虑电池问题。但如果是租房子或者租的办公室,选择 Aqara 窗帘伴侣 E1 会是最佳的选择,毕竟过后搬走也能带走,不用肉疼。

功能上 E1 和大多数窗帘伴侣都一样,就是能智能控制开关窗帘,它能自动贴合导轨,实现「定时控制」「远程控制」「联动控制」和「兼容手拉」灯功能。但 E1 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插电,并且兼容市面上最常见的「工字轨」和「U 型轨」,甚至还有罗马杆的配件。(目前发现不兼容的是宜家的部分轨道。)

在功能上,E1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亮点,就是它内置了光线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窗外的亮度。在「自动化」设置范围中,可以将其设置为启动条件,但是没能提供具体的亮度(比如XX Lux),而是简单的给一个「光线强」或者「光线弱」,有点不太好判断。

家用场景一般是休息的时候关闭窗帘,而我的办公室因为朝南并且玻璃巨大,反而是需要亮度过高的时候限制进光量,但因为很难量化,索性每次都是用手机 App 自己控制了。

比较有趣的是 E1 卡片内置的「情景」,它能实现「XX 分钟开到 XX%」的效果,例如内置的「起床」,就是在 10 分钟内慢慢开到 50% 窗帘,实现让房间慢慢变亮的效果,实现更加完美的自然醒。

目前大多数灯光和电路设备选择了 Aqara,主要是 Zigbee 3.0 之后稳定性高而且功耗低,并且 Aqara 对 Home Assistant 的兼容是比较积极的,后续折腾可以少掉一些头发。并且 Aqara 产品对于「品质」和「质感」的打造,做得很不错,很多东西都有便宜的选择,但代价往往是「稳定性差」和「质感低」。

为什么要智能家居?排除掉「酷」这个表因的话,我认为还剩下「懒」和「安心」,至少现在完全杜绝了出门后担心「某个电器忘了关闭」这种问题,现在的自动化已经非常成熟,只要创建好预设,就能很好地、不知疲倦地执行。过后打算把家里的人体存在传感器(FP2)搬过来,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我去介入操作灯光或者窗帘。

来源:CICILA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