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春时节,鄂西北山区青峦如黛,茶香氤氲。4月17日,记者踏入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探访麻家渡十星文明创建展览馆。这座以“璀璨星河”为设计灵魂的展馆,如一颗文明坐标镶嵌在翠绿山野间,以“乡村振兴新时代•十星文明元宇宙”为叙事主线,用五大篇章串联起基层治理的“星轨”,
暮春时节,鄂西北山区青峦如黛,茶香氤氲。4月17日,记者踏入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探访麻家渡十星文明创建展览馆。这座以“璀璨星河”为设计灵魂的展馆,如一颗文明坐标镶嵌在翠绿山野间,以“乡村振兴新时代•十星文明元宇宙”为叙事主线,用五大篇章串联起基层治理的“星轨”,让来访者在科技与人文的交织中,触摸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脉动。
序厅:星芒启幕,解码文明基因
推开星际感十足的展馆大门,穹顶之下,10颗流光溢彩的“文明之星”悬浮于光影星河间——爱党爱国星如赤焰燃烧,兴业致富星似金芒闪耀,每颗星的棱面都镌刻着基层治理的核心密码。墙面“时光之窗”里,1995年村干部肩扛木梯悬挂星级木牌的黑白照片,与当代村民通过“文明竹山”APP实时更新星级的动态画面遥相呼应,仿佛一条文明纵贯线,将“群众自治”的基因娓娓道来。“30年前,这里是‘十星文明’的第一粒星种;30年后,它已长成照亮乡村的星河。”讲解员的话语,在沉浸式空间里泛起涟漪。
星火燎原:一颗星种的全国旅程
穿过由老报纸、广播录音、村民日记组成的“时光隧道”,“星火燎原”篇章以编年体形式铺展文明起源。展柜中,泛黄的《十星文明户评选办法》手稿旁,一枚布满划痕的铜质星级牌诉说着初创期的艰辛;动态地图上,金色光点从罗家坡村向全国20余省份辐射蔓延,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特别设置的“火种传承”互动屏上,点击全国各省市的“十星文明”衍生案例,新疆的“星级庭院”、浙江的“文明积分”等画面次第闪现,印证着竹山经验的全国影响力。展墙之上,“基层首创,文明无界”八个大字灼灼生辉。
星光闪耀:千万颗星的文明长卷
“星光闪耀”展区如同一座流动的文明博物馆。10个主题展柜里,宝丰镇“星级积分超市”的兑换账本记录着诚信的分量,溢水镇“星级家庭”的百口之家合照洋溢着和睦气息,更有留守儿童用蜡笔绘制的“星星守护墙”,每一笔都是文明浸润的痕迹。最动人的是“星芒走廊”,300张村民笑脸组成的星光矩阵中,“星级标兵”的故事以全息投影形式浮现:“兴业星”党员李明祥带领乡亲改良茶种,让荒坡变“金山”;“孝老星”农妇王桂芳照顾九位孤寡老人的十年坚守……他们的故事如碎钻般镶嵌在展墙上,汇聚成基层文明的“星河图鉴”。
星河璀璨:当文明遇见元宇宙
步入“星河璀璨”篇章,科技成为文明的“星轨罗盘”。在VR沉浸式剧场,观众戴上眼镜即“穿越”至罗家坡村的元宇宙空间:春日茶园里,AI无人机盘旋监测“生态星”指标;夏日“星级擂台赛”现场,数字人主播与村民实时互动;秋收季节,区块链技术为“诚信星”农产品生成专属“文明溯源码”。更具创意的“文明共创空间站”里,访客通过手势捕捉系统,在虚拟星图中播撒“文明种子”,实时生成的3D星芒将汇入全球十星文明数据库。“这不是单向度的展示,而是全民参与的文明共建平台。”展馆技术负责人介绍道。
星途无限:在留白处预见未来
尾厅以“星途无限”为题,设置一面动态“文明许愿墙”:游客的留言化作流星划过虚拟星空,“智能评星机器人”“星际生态农场”“文明互鉴空间站”等奇思妙想闪烁其间。落地窗外,罗家坡村的“十星文明示范巷”里,孩童追逐着印有星级标识的垃圾分类箱,老人们围坐在“星光议事亭”里讨论村规,白墙之上“星耀家园”的壁画与展馆的星河遥相辉映。展墙尽头,“每颗星都在定义未来”的霓虹标语下,一组数据格外醒目:开馆半载,已吸引超10万人次打卡,其中研学团队占比35%,跨省游客达40%。
记者手记:文明的星芒永远生长在泥土里
在竹山,十星文明不是高悬的理念,而是村民灶台上的烟火气,是茶园里的病虫害防治会,是深夜议事亭里的灯光。它证明:最伟大的文明创举,从来都源自泥土深处的智慧,源自千万双手共同编织的生活愿景。当我们在展馆里惊叹于星河的璀璨时,更应看见——每一颗星,都曾是握在普通人手中的种子。
来源:大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