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军:今天的小米远远不是最强大的,但我相信,在坚持、韧性、不服输、打不倒的方面,没有人比我们更有毅力,更有耐心。
雷军:今天的小米远远不是最强大的,但我相信,在坚持、韧性、不服输、打不倒的方面,没有人比我们更有毅力,更有耐心。
出品 | 大佬说 作者 | 青云
雷军最新演讲
船到桥头自然直,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雷军开始主动出击。
近日,他在小米内部发表了最新演讲。这场演讲,不仅关乎小米自研芯片的重大发布,更是一次对近期舆论危机有力回应。
很快,多个相关话题都冲上了热搜。
图源:微博热搜
首先,雷军对小米近期遭遇的舆论危机作出了回应。
在商业的舞台上,没有哪家企业能永远顺风顺水,小米也不例外。近期,小米遭遇了一场舆论危机,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小米SU7高速车祸事件”。
4月1日午间,小米官方发文称,2025年3月29日晚,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标准版的严重交通事故。
具体过程和情况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如今,事故正调查处理中,具体如何,还有待官方给出结果。
事故发生的瞬间,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一时间,各种猜测、质疑、批评如潮水般涌来,小米汽车和雷军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
事故发生后,雷军选择沉淀一段时间,暂停更新社交媒体,取消了不少原定的活动。
40天后,雷军“回归”,重新开启了他的健身打卡,并发布微博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
图源:雷军微博
对于那场事故,雷军在演讲中坦诚地说,“三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
雷军内部最新演讲
雷军表示,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告诉我:造车,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我们小米的打击也如此之大。
短暂沉淀之后,雷军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表示,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也标志着小米不再只是行业新人,而需要承担起大公司、行业领导者的责任。
小米到了关键时刻
聊完那场舆论风波后,雷军也以沉稳而坚定的姿态,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小米自主研发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预计月底发布。
图源:雷军微博
雷军表示,这是我们小米造芯10年阶段性的成果,也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新起点。造芯片是公众和米粉朋友们对我们殷切的期待,更是小米迈向硬核科技引领者的必由之路,我们小米将勇往直前。
小米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已经默默耕耘了十年。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自研芯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查查APP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成功注册多枚“玄戒”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机械设备、设计研究等。
据了解,目前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公布数百项专利。这些专利中,包括“芯片封装方法、芯片封装结构和电子设备”“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半导体模组和电子设备”等,涉及芯片封装、功耗控制等领域。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玄戒O1芯片在技术层面展现出了诸多亮点。
有爆料称,这款芯片基于台积电N4P制程工艺打造,采用比较传统的八核三丛集的设计,综合性能与骁龙8 Gen1相当,甚至有希望对标骁龙8 Gen2。
不过,具体表现如何还得看实际情况。
在经历了一番舆论风波后,小米似乎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在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小米手机也已经收获了不少好消息。
今年4月,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以 1330 万部的出货量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同比增长 40%,市场份额19%。
同日,雷军也在微博发文,“十年后,小米手机重回中国市场第一。看到这份报告,无比感慨!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对小米的期待。”
近年来,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小米手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实力不可小觑。
未来,随着玄戒O1芯片的发布和应用,小米手机有望在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小米的多元业务布局中,小米汽车也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诚然,小米汽车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事故的影响,但从销量来看,小米汽车还是挺过了那段艰难时刻。
近日,根据公开的《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排行榜》数据,小米SU7一举拿下了当月中国汽车市场“10万以上价位段”的销量冠军,不分车型、不分能源形势。
图源:微博
小米汽车的销售展现了超强的后劲。当然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小米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最近,小米SU7 Ultra就陷入了“虚假宣传”争议。
此前,经首批交付的小米SU7 Ultra车主实测:需要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真实功能存疑。
对此,小米汽车官方出面给出解释称,“在最早的量产计划中,SU7 Ultra量产版已具备足够的综合性能去冲击国内专业赛道和纽北,没有计划做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小米汽车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
到现在,这件事情引发的风波还没有彻底平息。
总的来说,小米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发展节点上。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小米能够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想必一定能实现破局与突围。
“网红”企业家不好当
如今,雷军似乎已经渐渐回归,开启了有条不紊的“营业”模式。用一句话或许可以说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段时间,雷军遭受的争议和质疑也让外界对“网红”企业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互联网时代,流量至上,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逻辑和打法。如今,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和行为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已经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众多企业家主动站在台前,成为“网红”企业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像雷军就是“网红”企业家的代表,他以其亲民、幽默的形象深受消费者喜爱。雷军的这种接地气的风格,拉近了小米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小米品牌更具亲和力。
公司创始人亲自“上阵”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在市场看来,雷军的“流量营销”就为小米汽车销量加了一把火。
2024年,小米SU7累计交付量达到了13.5万辆。2025年,小米汽车更是将交付目标提升至30万辆。与此同时,小米集团的市值也在不断攀升。
2025年5月16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报51港元/股,最新市值1.32万亿港元。
小米集团港股图源:百度股市通
最近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是非常活跃,风头一度盖过雷军。前不久,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的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不久前,有网友在日本东京街头偶遇刘强东,他身穿猪猪侠印花上衣,猪猪侠还背着外卖箱。更有趣的是,刘强东的T恤背后还印了京东外卖的二维码。
刘强东同样是搞流量的一把好手。最新数据显示,上线短短75天,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经突破2000万单。
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越大的流量意味着更为严格的审视。企业家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一旦出现失误或不当言论,就可能引发舆论危机。
比如说,风波之后,雷军的“回归”同样也遭受了不少质疑,褒贬不一。
在外界看来,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退居幕后,与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更为稳妥的选择。无论如何,企业家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流量的双面性,在享受流量带来的红利时,时刻保持警惕,谨慎行事。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只有将流量优势与产品实力紧密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