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汽车安全标准迎来里程碑式升级!5 月 16 日,《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正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所有 M1/N1 类汽车强制安装 AEB 系统。这一政策不仅将推动 8 万 - 16 万元车型的 AEB 装配率从 50% 提升
国内汽车安全标准迎来里程碑式升级!5 月 16 日,《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正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所有 M1/N1 类汽车强制安装 AEB 系统。这一政策不仅将推动 8 万 - 16 万元车型的 AEB 装配率从 50% 提升至 80% 以上,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正式与国际接轨。
新规新增的行人 / 自行车识别、仿真测试等要求,直接利好以下 5 家技术储备深厚的本土企业:
1、经纬恒润:国产 AEB 性能标杆
作为国内唯一在 C-NCAP 测试中超越博世、采埃孚的供应商,经纬恒润的 AEB 系统在 AEB CCR(车对车)和 AEB VRU_Ped(行人识别)两项核心指标上分别达到 7.77 分(满分 8 分)和 2.86 分(满分 3 分)。其基于 Mobileye EyeQ6 Lite 芯片的第七代 ADAS 系统已量产,支持 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成功斩获红旗、东风岚图等车企定点。2024 连公司 ADAS 产品出货量预计突破 80 万套,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梯队。
2. 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域控领军者
德赛西威凭借 "算法 + 硬件" 全栈能力,成为国内少数实现 AEB 系统规模化量产的 Tier1。其基于英伟达 Xavier 芯片的 L3 级域控制器已在小鹏汽车量产,77GHz 毫米波雷达同步获得自主品牌订单。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最新推出的集成式 AEB 方案将制动响应时间压缩至 120ms,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40%,目前正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洽谈配套。
3. 华为:重新定义 AEB 安全标准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在 2024 年易车 AEB 横评中包揽前三名,阿维塔 12、问界 M9 等车型在暴雨、隧道等极端场景下仍能实现 100km/h 刹停。其独创的 "激光雷达 + 分布式毫米波雷达 + 舱内激光视觉" 三重感知方案,可识别 30cm 高的宠物、倒地树干等异形障碍物,GOD 网络更将误触发率降低至 0.01 次 / 千公里。目前华为 AEB 已搭载于岚图梦想家、阿维塔 07 等量产车型,未来计划通过规模化将成本降低 30%。
4. 比亚迪:整车级融合感知颠覆者
比亚迪在 AEB 领域展现出 "全栈自研" 的恐怖实力:测试中的仰望 U8 在 130km/h 时速下仍能稳定刹停,制动距离较行业平均缩短 35%。其首创的整车级融合感知平台,将智驾传感器数据与整车实时数据深度融合,配合自研的线控制动系统,实现 "感知 - 决策 - 执行" 全链路 200ms 级响应。目前腾势 N7、海豹等量产车型已搭载该系统,预计 2025 年 AEB 装车量将突破 200 万辆。
5. 亚太股份:线控制动隐形冠军
作为国内线控制动领域唯一实现量产的企业,亚太股份的 IBS 智能刹车系统已通过欧盟 ECE R13H 认证,成功配套吉利极氪、长安深蓝等新能源车型。其最新一代 eBooster 系统可将制动能量回收率提升至 35%,在满足 AEB 需求的同时优化续航表现。2024 年公司斩获某国内头部车企 10 亿元 AEB 配套订单,预计对应百万辆级装车量。
行业未来展望!
此次政策升级不仅是安全标准的提升,更是智能驾驶产业链的洗牌契机。
重点关注两类机会:一是具备 "感知 - 决策 - 执行" 全栈能力的系统级供应商(如经纬恒润、华为),
二是在细分领域突破技术壁垒的执行层龙头(如亚太股份的线控制动、万安科技的 EBS 整合方案)。随着 2025 年新规落地,AEB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元,相关企业的技术溢价和市场份额将加速兑现。
来源:子房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