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北书博会启幕,今年有六大特色!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9:03 2

摘要:5月15日,以“书香向北 阅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启幕。这是继2024年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出版发行界联手成功举办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后的再一次相聚,是一场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阅读推广、非遗展示、产业招商、文旅

5月15日,以“书香向北 阅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启幕。这是继2024年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出版发行界联手成功举办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后的再一次相聚,是一场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阅读推广、非遗展示、产业招商、文旅联动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主要呈现六方面特色。

一是全域联动,打造东北文化新地标。主会场策展面积3万平方米,较首届办展面积扩大了近50%,展销图书超过40万种。构建“一核多点、全域沉浸、辐射全国”的立体格局,除主会场外,在吉林省具有地方特色的12个市(州)县新华书店,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辽源市博物馆、延边博物馆等5个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长春文旅IP“这有山”商业综合体,共设置18个分会场,让阅读热潮涌向基层。同时,开通10余个线上直播渠道,满足读者云逛展需求。

二是群星璀璨,共筑出版行业新高地。本届书博会得到国内大型出版企业和知名文化机构鼎力支持,一大批中字头、国字号、人民牌、新华系出版发行机构纷纷参展。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国家级旗舰重磅登场,呈现代表国家文化高度的精品力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安徽、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区域劲旅,携地域文化IP精彩亮相;全国城市出版社联合体、知名高校出版社和民文出版机构设置特色鲜明的展区。北京人天书店集团在主会场举办2025年夏季全国图书馆采购会。

三是策展革新,构建阅读服务新范式。主会场规划了全国出版展馆、书香山海展馆、文产非遗展馆、馆藏交易展馆四大主题展馆,设置主题出版展区、主宾集团展区、人民教育出版社展区、东北销售区共12个展区。其中,在主题出版展区设有“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首次集中展出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出版成果。

四是名家荟萃,激荡文学思想新浪潮。本届书博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40场(次),涵盖文学巅峰对话、产业前沿思辨、全民阅读活动、艺术跨界交流等多个维度。

五是产业跨界,开辟文旅融合新赛道。本届书博会的另一大创新,在于以书为媒赋能区域产业发展。书博会正逢“书香吉林阅读季”“5·18国际博物馆日”和“5·19中国旅游日”,推出“书博会+全民阅读”“书博会+博物馆”“书博会+旅游”“书博会+研学”“书博会+非遗”等系列活动。

六是惠民暖心,书写文化民生新答卷。文化惠民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本届书博会推出多项惠民、便民政策。

本届东北书博会由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指导;吉林省出版协会、吉林省书刊发行业协会、吉林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共同承办;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重点活动

毕飞宇等五位作家共话

“用心书写 用情创造”

5月15日下午,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重要活动——“文学春天盛典”在南湖宾馆主楼吉鹿宫举行。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刘醒龙、乔叶,著名青年作家班宇,吉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金仁顺等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用心书写 用情创造”主题,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与时代思考。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常勃,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出席活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吉林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的部分师生,时代文艺出版社全体编辑以及广大读者出席等400余人参与活动。

毕飞宇:灵感与结构的艺术平衡

谈及创作方法论,毕飞宇坦言自己既依赖灵感迸发,也注重严谨的结构设计。他强调,“用心”与“用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对世界的洞察需以悲悯之心为底色,情感投入与理性思考辩证统一方能成就深刻作品。

刘醒龙:社会介入与文学坚守

以《天行者》《凤凰琴》等作品著称的刘醒龙,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切入,认为文学应成为“唤醒记忆”的力量。他提出,在追求“快”的现代社会中,严肃文学需以更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痛点,延续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乔叶:慢生活中的精神疗愈

凭借《宝水》《最慢的是活着》获奖的乔叶,以“慢”为关键词展开讨论。她认为,现代社会的“快”与文学的“慢”形成张力,作家需在这种矛盾中寻找平衡,通过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书写,为读者提供精神疗愈的可能。

班宇:地域叙事与人类共通性

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班宇分享了其作品中地域特色与普遍人性命题的融合之道。他表示,东北土地的独特积累是创作的根基,但通过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挖掘,作品能够跨越地域界限,引发共鸣。他还以自己的创作为例,解析语言克制与情感张力的戏剧化表达。

金仁顺:小说与戏剧创作中的彼此滋养

作为兼具小说与戏剧创作经验的作家,金仁顺表示,小说是“与自己对话”的私密表达,而戏剧则是“与观众对话”的集体艺术,两者在创作中形成互补:小说的叙事积淀为戏剧提供丰厚的故事肌理;而戏剧创作中对节奏、张力的精准把控,又反哺了小说对情节推进与人物互动的处理。

全国高校出版论坛共探

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5月15日,“全国高校出版论坛”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国际学术大讲堂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吉林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吉林省数字出版研究基地、吉林省编辑出版学会协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挑战与实践路径”,旨在通过探索AI技术在教育出版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构建高校出版社与技术企业的对话平台,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助力高校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秘书长代根兴主持,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李永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张东航、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冯正玉分别致辞。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庄红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职教分社社长李国中作主题演讲。

李永强谈到,在AI发展背景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工作者和出版人的共同责任,关乎教育作为立国强国之基的作用。应以系统性思维构建“技术—教育—社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促进多方联动。打造智慧内容新形态,升级为沉浸式体验;搭建 AI 驱动的学术服务新平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教育公平新实践,实现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教育数字化转型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敬畏教育规律,兼具打破固有模式的魄力与守护育人初心的坚守,让我们携手以 AI 技术与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东航指出,2025年国家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强调以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塑造发展新优势。吉林省紧跟国家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医药、教育等优势产业融合,提升科研实力与产业应用水平,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成果与示范项目。截至2024年,全省66所高校均搭建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库及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教学。

冯正玉认为,AI赋能教育是数字时代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具有三个维度的时代意义:第一,重构知识传播的底层逻辑。第二,破解教育公平的深层矛盾。第三,引领人类文明的范式革新。在此提出转型倡议:做“有温度的技术赋能者”;做“开放生态的建设者”;做“未来教育的领跑者”。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技术赋能教育质量提升,助力建设教育强国。

庄红权做了题为《数智时代教材的升级与转型》的主题讲座。在梳理信息技术的演进、数智时代教育教学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数智时代教材的转型升级,最后对AIGC与智能出版进行了展望。王健做了题为《AI赋能出版的路径选择与展望》的主题讲座。他分析了AI赋能出版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AI赋能出版的路径选择与发展进行了展望。李国中做了题为《AI赋能出版创新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讲座。从出版创新的量子化跃迁路径、数据资产的价值重构公式、教育智能体的实践之路三个方面分享了其对于AI赋能出版创新的思考,并与大家分享了实践经验。

创新表达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树立典范

《一路向北》新书发布暨

《先生向北》话剧展演活动举行

5月15日,以“国之所需 先生所赴”为主题的《一路向北》新书发布会暨《先生向北》话剧展演活动在长春农博园全国出版展馆主舞台举行。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月冬,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鲍盛华,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丁世海,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先生向北》话剧出品人、《一路向北》主编冯正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吴月冬在致辞中强调:“《一路向北》与《先生向北》是新时代讲好东北故事的创新实践。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先贤的致敬,更是对“北上精神”的当代诠释。期待通过这扇文化之窗,让更多人读懂这片土地上的坚韧与赤诚”。

丁世海在致辞中系统梳理了吉林大学的文化传承脉络:“从《先生向北》到《一路向北》,我们构建了‘舞台演绎+文本阐释+学术研究’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体系。这种创新实践既是‘北上精神’的当代表达,更是高校践行文化使命的生动注脚。”

作为两部作品的核心主创,冯正玉以“三重对话”解读创作理念并强调:“这本书籍,正是对这场“重逢”的延续与升华,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座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吉林文脉的精神内核,感受到“北上精神”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一路向北》以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先生向北》为文本,讲述了20世纪中叶“向科学进军”的“北上先生”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毅然来到吉林省为科技文化事业砥志研思、呕心沥血的奋斗故事。书中以大量剧照将匡亚明、唐敖庆、余瑞璜、高鼎三、于省吾、朱光亚、陶蔚荪为代表的教育家、科学家们的形象伫立于舞台,让观众沉浸式感悟“北上精神”的力量,指引时代新人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在奋斗中传承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将小我青春融入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火热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向北》话剧展演将活动推向高潮。《先生向北》剧组通过“时空折叠”的舞台设计,让历史场景与现实舞台产生奇妙共振。此次活动不仅为文化界奉献了一场思想与艺术的盛宴,更通过创新表达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树立了典范。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20种“最美图书”揭晓

5月15日,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上,“最美图书”推荐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此次活动由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承办,旨在挖掘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优秀图书,有力推动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

全国出版精英荟萃,多维评选彰显匠心。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11家重点出版集团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以及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天津、浙江等地的大型出版企业,各集团精心挑选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图书参与评选。最终,由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内容价值”“装帧设计”“文化传承”三大维度,综合评选出20种“最美图书”。这一评选不仅展现了出版行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也为读者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极高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精品书籍。

立体化展示,助力全民阅读热潮。在书博会现场,通过专题宣传片、主舞台集中展示、现场展销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入选的精品力作。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出版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推动文化创新与全民阅读的重要实践行动。通过多样化的展示和互动方式,激发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引导更多人走进书籍的世界,享受阅读带来的知识与乐趣。

25种语言文字 1000余种精品出版物

全国民文出版单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精品)图书发布会举行

5月15日,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重点活动——“传承民族文脉·书写时代华章——全国民文出版单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精品)图书发布会”举行。

本届东北书博会全国民文展区亮点纷呈,延边人民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精心邀约全国20余家民文出版单位携25种语言文字出版的1000余种精品出版物惊艳亮相,这一规模开创了历届书博会、书展、书市的先河。

中国出版协会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吉林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在主题(精品)图书发布会上分别致辞,高度评价全国民文出版单位组团参展的创新之举。嘉宾集体登台共同触发电子启动装置,随着璀璨光影闪烁,一本本承载着民族文化瑰宝的新书正式发布。

新书发布结束后,各民族出版单位向吉林省图书馆、延边州图书馆赠送了一批珍贵的民文图书,这些图书涵盖多种语种,以丰富的内容和极高的文化价值,充实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助力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守·望——吉林边疆人文地理纪事》

展现吉林地区沧桑巨变

5月15日,吉林人民出版社“悦读《守·望》 逐梦边疆——《守·望——吉林边疆人文地理纪事》主题活动”精彩展开。

该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策划,以不尽山河、天涯咫尺、尊严之光、逐梦边疆四个篇章生动地叙述了吉林“疆理重海,车书一家”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讲述了曾经闭关锁国、泥古守旧而“望洋兴叹”的真实历史;再现了吴大澂等无双国士捍卫领土、千里勘边、“尺地争回”的国士气节和尊严;展望了新时代吉林奋力建设边疆、巩固前方的举措和成就。

活动期间,吉林人民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举行出版合作签约仪式。此举意味着两家出版单位将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出版图书、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更好地宣传吉林历史文化、地理人文,通过中国国家地理优势平台和国际视野宣传吉林、展示吉林、展示吉林。

数智出版市场分析研讨会

聚焦技术赋能与创新实践

5月15日下午,作为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以“数智共振,技术赋能与出版产业蝶变”为主题的“数智出版市场分析研讨会”举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参与研讨。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作《数字时代的出版业变革与传承——中国实践与未来路径》主题演讲。王利明表示,数字化浪潮下,出版业面临深刻变革,出版业可从内容、平台、社群、服务四大方向同步发力,构建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框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崛起,为出版业创新升级提供了“革命性”工具,有助于出版业突破内容生产与服务的边界。但无论数字化如何演进,出版业应始终坚守内容品质和文化使命,在变革中传承永恒不变的专业精神。

此次研讨会是推动新时代出版数字化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研讨会期间,一系列创新理念与实践案例的分享,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促进行业开启全新发展篇章。(王芳芳、王馨瑶)

突出“教育+民族文化”双核定位

延边教育出版社展示边疆出版机构独特价值

朝鲜文系列教材、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AI互动展示……在第二届东北书博会期间,延边教育出版社携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文创产品、直播销售等参加。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民族教育出版代表,延边教育出版社以特色展区、多元文化活动成为现场焦点。

此次东北书博会,延边教育出版社突出“教育+民族文化”双核定位。现场陈列朝鲜文教材、主题出版、文学著作、历史文化、对外汉语、语言工具书、畅销教辅、品牌图书、童趣绘本、科普读物等500余种2000余册精品图书,展现了延边教育出版社厚重出版底蕴和出版特色。

数字出版展现了近年来延边教育出版社在元宇宙图书、AI大数据出版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为与会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民族文化体验,推动了传统出版与科技进步的完美融合。

延边教育出版社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丰富历史出版资源进行再创新、再出版,推出6大系列30余个品种的文创产品,将出版社打造成一个集传统出版、民族文化承载和传播的新文化IP。

直播销售是延边教育出版社近年来“转型、整合、多元”经营思路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延边教育出版社创新进取、追求卓越的社训精神,也体现了延边教育出版社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

延边教育出版社社长金昌珍表示:“第二届东北书博会是向全国展示民族教育出版成果的重要窗口”。同时,金昌珍表示,未来,延边教育社将以“转型、整合、多元”为发展核心,不断提升朝鲜文教材精品化、推动传统出版市场化、推进“走出去”战略本地化、打造新媒体出版即时化,形成短视频营销、文化创意生活化。

本届东北书博会中,延边教育出版社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教育专业性,彰显了边疆出版机构的独特价值,为东北文化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出版力量。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