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户分层是深入了解不同用户需求、行为和偏好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为不同层级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化市场营销策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用户分层方式及相关案例:
用户分层是深入了解不同用户需求、行为和偏好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为不同层级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化市场营销策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用户分层方式及相关案例:
这种分层方法适用于业务主链条标准化程度较低、用户个性化需求多样的产品。通过明确用户核心需求、制定分层规则并设置分层标签,实现对用户的精准分类。
适用场景:对于知识付费平台如得到App,用户需求包括职业技能提升、个人兴趣发展、考试备考、思维拓展等。不同用户对课程类型、学习时长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适合采用个性化特质 / 需求分层。分层步骤:明确用户核心需求:通过用户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主要目的和痛点。例如,对于得到App,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记录、课程购买历史等,确定用户的核心需求。制定分层规则:基于对用户核心需求的理解,制定具体的分层规则。如根据课程类型偏好、学习时长、互动频率、付费等级等因素进行分层。设置分层标签:将分层规则转化为具体的数据标签,实现系统自动化的用户分类。例如,为职业技能型用户设置“职业技能提升”标签,为兴趣爱好型用户设置“个人兴趣发展”标签。运营策略: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对于职业技能型用户,推荐实用性强的课程,提供职场相关的社群活动;对于兴趣爱好型用户,推送多样化的课程,鼓励用户尝试不同领域;对于考试备考型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模拟测试;对于思维拓展型用户,推荐跨学科的内容,组织线上讨论和辩论活动。该分层方式适用于用户之间互动频繁、对身份认同感较强的产品。通过设置身份等级、制定晋升规则并赋予特权权益,激励用户提升等级,增强用户粘性。
适用场景:以知乎为例,作为一个知识分享社区,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对身份认同感较强,因此适合采用用户身份区隔分层。分层方法:设置身份等级:设计一套合理的身份等级系统,如普通用户、认证用户、优秀回答者、知乎精华、知乎大V等,清晰反映用户的活跃度、贡献度或能力水平。制定晋升规则:制定客观、可量化的晋升规则,如回答获赞数、回答被收藏次数、回答数量、被邀请回答的次数、粉丝数等,让用户清楚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等级。赋予特权权益:为不同等级的用户赋予相应的特权和权益,如认证用户享有一定的认证标识,优秀回答者可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知乎大V可参与平台的一些专属活动等,激励用户努力提升等级。通过判断用户价值的高低进行分层,适用于大多数产品。可以根据用户的消费金额、购买频率、活跃度等指标来衡量用户价值。
分层指标:例如,对于电商平台,可以将用户分为高价值用户(消费金额高、购买频率高)、中价值用户(消费金额和购买频率适中)和低价值用户(消费金额低、购买频率低)。运营策略:针对不同价值的用户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对于高价值用户,提供专属的优惠活动、优质的客户服务和个性化的推荐,以增强他们的忠诚度;对于中价值用户,通过营销活动和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增加消费;对于低价值用户,通过提供一些入门级的优惠和福利,吸引他们提高参与度。这是一种在增长领域常见的模型,可进行粗放的用户分层,也适用于大多数产品。根据用户在获取(Acquisition)、激活(Activation)、留存(Retention)、变现(Revenue)和推荐(Referral)五个阶段的表现进行分层。
分层阶段:获取阶段:新用户通过各种渠道首次接触产品。激活阶段:用户完成注册并开始使用产品的核心功能,达到“啊哈时刻”。留存阶段: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使用产品。变现阶段:用户为产品付费,实现商业价值。推荐阶段:用户主动向他人推荐产品。运营策略: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采取相应的运营策略。在获取阶段,优化渠道推广,提高用户获取效率;在激活阶段,引导用户快速体验产品价值,降低用户流失率;在留存阶段,持续提供价值,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在变现阶段,设计合理的付费模式,提高用户付费意愿;在推荐阶段,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用户进行推荐。二、激活路径新用户激活是让用户快速体验产品价值,为后续留存打下基础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提高新用户激活的思路和具体案例:
挖掘用户自身需求,并辅以助攻,让用户更想完成行为。
发放新人红包:小红书为新用户提供红包激励,与产品的核心业务目标(如促进商品购买)相关,吸引用户使用产品。但要注意红包优惠仅可用于新用户激活,避免用户薅羊毛,同时确保付出要有回报。权限索取文案:知乎在向用户索取权限时,会解释为什么需要该权限以及对用户有什么好处,提高用户完成行为的效率。例如,在请求用户开放图文权限时,说明开放权限后可以更方便地发布内容,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互动。前置 Aha 时刻:社区型产品的 Aha 时刻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验到,可以模拟 Aha 时刻并前置。小红书的新手指南会告知用户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平台助推曝光等,让用户提前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去除妨碍用户完成激活动作的所有障碍,帮助用户快速达到 Aha 时刻。
模板编辑:小红书的图文模板功能降低了用户的创作阻力,热门或有趣的模板还可以增强用户的创作动力。例如,提供各种风格的图文模板,用户只需选择合适的模板并添加自己的内容即可快速完成创作。一键登录:若发布内容的前置条件是登录,一键登录可以快速帮助用户降低阻碍。许多社交平台和内容社区都提供了一键登录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微信、QQ 等第三方账号快速登录,无需繁琐的注册流程。后置付费:对资金能力有要求的产品,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可小范围测试后置付费模式。例如,拼多多的先购买再付费/填地址模式,降低了用户的决策门槛,提高了用户的购买意愿。(三)适时助推在关键时间窗口内,采用多种手段帮助用户完成激活,如各种引导提示、气泡弹窗。
助推提示规划:适时的引导提示非常重要,不适时的引导反而会成为用户使用产品的障碍。小红书会提示用户发布首条笔记、使用滤镜等,但这些提示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避免重复或为用户造成负担。热点问题引导:知乎会引导用户回答时节热点问题,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例如,在某个热门话题出现时,通过推送消息或在首页展示相关问题,引导用户进行回答和讨论。对于完成激活行为的用户,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鼓励用户继续前进,完成更多行为。
及时反馈奖励:小红书为每天发布开播的用户提供奖励,如新人专属流量券、新人流量奖励等,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认可和回报。等级体系关联:一些产品将等级体系与用户的关键行为关联,用权益吸引用户不断产生关键行为,养成使用习惯。例如,飞猪的等级体系,用户通过完成订单、评价等行为可以提升等级,获得更多的特权和福利。三、关键触点设置关键触点设置是保持用户参与度、提高用户留存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键触点及相关策略:
系统消息通知是现代数字产品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桥梁,合理设计的通知系统可以将用户留存率提升 40%以上。
精准定位: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将用户划分为新用户、活跃用户、沉默用户和流失用户等不同群体,针对每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和痛点,采取差异化的通知策略。例如,对于即将流失的用户,可以通过分析其使用频率下降的趋势,及时发送挽回通知。个性化通知:使用用户姓名、历史行为等个性化信息,使通知打开率提升 2 - 3 倍。同时,根据用户偏好调整通知内容和发送时间,显著提升用户参与度。例如,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推送相关的文章、活动等通知。优化实践:选择合适的通知时机:在用户最活跃的时间段发送通知,可以将点击率提升 50%以上。这需要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和产品特性,找到最佳发送时机。例如,对于社交类产品,可以在晚上用户空闲时间发送通知;对于学习类产品,可以在周末或假期发送通知。设计简洁明了的内容:通知内容应包含简洁明了的文案、醒目的视觉元素和明确的行动指引。同时,通过 A/B 测试优化内容效果,找到最佳方案。例如,通知文案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复杂;视觉元素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行动指引要清晰明确,让用户知道点击通知后可以做什么。控制通知频率:建议将重要通知控制在每周 2 - 3 次,避免过度打扰用户。对于不同类型的通知,可以设置优先级,确保重要信息能够及时传达。例如,对于紧急通知可以及时发送,对于一般性通知可以适当减少发送频率。(二)朋友圈:在朋友圈里,用户希望看到能够引发共鸣和情感连接的内容。通过立人设、树认知和做转化,吸引更多用户。立人设:分享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专业知识,让用户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例如,一个健身教练可以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健身经验、饮食计划等,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树认知:发布有价值的行业资讯,帮助用户提升认知。例如,一个美妆博主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最新的美妆趋势、产品评测等,让用户了解行业动态。做转化:适时推出促销活动,引导用户下单。例如,在节假日或特殊时期,推出打折、满减等优惠活动,吸引用户购买产品。(三)一对一私聊:一对一的交流能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注,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留存率。及时响应需求:无论是解答疑问还是处理售后问题,迅速的反应都会让用户感到满意,并增加再次互动的机会。例如,用户在咨询产品信息时,客服人员要及时回复,解答用户的疑问。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历史、浏览记录等,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为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四)社群:在社群中,用户不仅能获得品牌的信息,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加彼此之间的互动。通过定期组织主题活动,激发用户活跃度,提高社群的凝聚力。线上活动:如知识竞答、限时话题讨论、直播讲座等,增加用户粘性。例如,一个读书社群可以定期组织线上读书分享会,让成员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线下活动:组织城市聚会、行业论坛或兴趣活动,加强用户间的社交关系。例如,一个摄影社群可以组织线下摄影活动,让成员一起交流摄影技巧,拍摄美丽的风景。奖励机制:提供积分兑换、群内红包、限量周边等,提升用户参与动力。例如,在社群活动中设置积分奖励,用户参与活动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或优惠券。四、行为激励机制行为激励机制是激发和引导用户完成特定行为,提升用户活跃度、粘性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常见的行为激励机制及相关案例:
积分是商家奖励用户而设立的一种虚拟货币,用户通过完成店铺内指定的任务(如注册、登录、发表评论、购买商品等)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可以在下单时抵现,为用户带来额外优惠。
设置积分任务:拉新:新用户注册与订阅,吸引新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并通过订阅店铺邮箱建立稳定且长期的沟通渠道。例如,电商平台为新用户注册提供一定数量的积分奖励,鼓励用户注册。激活与留存:每日登录与评论互动,引导新用户成为店铺的忠实用户。例如,设置每日登录奖励积分,鼓励用户每天登录平台;对发表评论的用户给予积分回馈,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变现:订单支付,设定积分的获取门槛和回馈倍数(或者固定值),促进销售。例如,用户每消费一定金额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在下次购买时抵现。设置奖励:使用门槛:根据商品或订单金额、或积分余额来设定,确保积分使用既合理又具吸引力。例如,设置积分兑换商品的最低积分要求,或者规定积分在一定金额以上的订单中才能使用。兑换比例:设定为 xx 积分 = 1 元,建议值为 100,便于核对计算,提升使用便捷性。例如,100 积分可以兑换 1 元现金。使用上限:每笔订单设定最多可用积分或抵扣比例,平衡用户优惠与商家利润。例如,每笔订单最多可用 500 积分,或者积分抵扣比例不超过订单金额的 20%。登录限制:为保障交易安全,用户需登录账户后方可使用积分抵现。通过用户等级提升,满足用户的社会认同感和攀比心,从而提升产品活跃度和留存率。
等级设置:设计不同的等级,如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等,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权益和特权。例如,视频平台的会员等级,高级会员可以享受更多的视频资源、更高的画质等。晋升规则:制定明确的晋升规则,如消费金额、使用时长、完成任务数量等,让用户清楚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等级。例如,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可以晋升为高级会员。权益差异化:为不同等级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益和特权,激励用户努力提升等级。例如,高级会员可以享受优先客服、专属活动等权益。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数据激励,如关注数、点赞数等,增强用户的成就感和参与感。
设定成就目标:为用户设定各种成就目标,如发布一定数量的内容、获得一定数量的点赞等。例如,社交平台为用户设定发布 10 条动态、获得 100 个点赞的成就目标。给予奖励:当用户完成成就目标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勋章、称号、积分等。例如,用户完成发布 10 条动态的成就目标后,可以获得“活跃用户”勋章。通过荣誉勋章激励用户完成特定任务,满足用户的精神追求和成就感。
设计勋章类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用户的行为,设计不同类型的勋章,如新手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等。例如,游戏平台为新手玩家设计新手勋章,为活跃玩家设计活跃勋章。获取条件:为每个勋章设定明确的获取条件,如完成特定任务、达到一定的等级等。例如,用户完成新手教程可以获得新手勋章,达到一定的等级可以获得高级勋章。会员等级划分:将会员分为不同的等级,如普通会员、银卡会员、金卡会员等,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权益和服务。例如,酒店的会员体系,金卡会员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和特权,如免费早餐、延迟退房等。权益设置:为不同等级的会员设置不同的权益,如优先预订、专属折扣、免费赠品等。例如,电商平台的会员可以享受会员价、优先发货等权益。任务类型: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如签到任务、分享任务、消费任务等。例如,APP 为用户设定每日签到任务,用户签到可以获得积分或奖励。奖励设置:为每个任务设定相应的奖励,如积分、金币、实物奖品等。例如,用户完成分享任务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品。虚拟货币获取:用户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参与活动等方式获得虚拟货币,如金币、钻石等。例如,游戏中用户通过打怪、完成任务可以获得金币。虚拟货币使用:虚拟货币可以用于购买游戏道具、兑换礼品等。例如,用户可以用金币购买游戏中的装备、道具等。来源:西贝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