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存在低蛋白血症(如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和高脂血症等情况,有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其中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脂、水肿会影响血液状态,静脉淤滞、患者活动少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都可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
今日“肾”思
肾病综合征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指征是
A.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B. 出现血尿
C. 出现蛋白尿
D. 血白蛋白<20g/L
E. 出现水肿
正确答案:D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存在低蛋白血症(如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和高脂血症等情况,有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其中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脂、水肿会影响血液状态,静脉淤滞、患者活动少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都可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引发血栓及栓塞并发症。一般而言,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时,就提示存在高凝状态,这种情况下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D对)。而尿频、尿急、尿痛(A错),这一症状提示泌尿系统感染,针对此情况应该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它并非预防性抗凝的指征。血尿(B错)若出现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身上,往往提示已经出现肾静脉栓塞,此时已不是预防性抗凝的阶段。出现蛋白尿(C错)、水肿(E错)时,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例如利尿消肿和減少蛋白尿,它们均不是预防性抗凝的指征。总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血浆白蛋白<20g/L才是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的重要依据,其他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蛋白尿和水肿这些表现虽然可能与肾病综合征有关,但都不是预防性抗凝治疗的直接指征。
注意: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制定。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