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一中研学行:让非遗在青春血脉中焕发生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21:37 3

摘要:5月15日,在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绣里淘集市,来自凯里一中的几个女同学轻轻抚摸着一件银饰蝴蝶胸针,指尖触碰到精致纹路时,不禁发出惊叹:“原来苗银的錾刻工艺竟需36道工序,每一刀都饱含着匠人对美的执着追求。”高二学生团队则围在侗族刺绣传承人吴阿婆身旁,认真学习“数纱

5月15日,在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绣里淘集市,来自凯里一中的几个女同学轻轻抚摸着一件银饰蝴蝶胸针,指尖触碰到精致纹路时,不禁发出惊叹:“原来苗银的錾刻工艺竟需36道工序,每一刀都饱含着匠人对美的执着追求。”高二学生团队则围在侗族刺绣传承人吴阿婆身旁,认真学习“数纱绣”技法,并尝试在方巾上勾勒出凯里地标“风雨桥”。一位学生感慨道:“针脚歪了可以重来,但文化的传承不能‘断线’。”

5月15日至16日,凯里一中高一、高二年级千余名学子走进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开启了“薪火传承·气象万千·苗侗雅韵研学行”。这场以非遗为“主课堂”、以实践育人为“主旋律”的研学活动,为高中生搭建起“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更为苗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凯里一中将研学实践作为“五育融合”的关键举措,学校负责人表示:“高中生的成长既需要‘诗与远方’的视野拓展,更需要‘根与魂’的文化滋养。我们以非遗为纽带,助力学生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躬身实践中锤炼综合素养。”

此次研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走马观花”的模式,以“沉浸式、场景化、任务制”重构文化传承路径。一位高一男同学在研学过程中分享道:“以前觉得非遗是博物馆里冰冷的展品,现在才明白它其实‘活’在每个人的生活里。”

凯里一中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记住非遗的名字,更要引导他们理解文化背后的‘为什么’。”未来,学校计划开发“非遗 + 科技”“非遗 + 研学”等特色课程,让文化传承在当下“活”起来,在未来“火”起来。

此次凯里一中的研学活动,是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也让年轻一代在亲身实践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通讯员 阚夕芷田

编辑 戴正国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熊诚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