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酒味相投几多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21:57 1

摘要:李新宇:山东青州人。生于1955年,1978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帝国黄昏》《鲁

李新宇:山东青州人。生于1955年,1978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帝国黄昏》《鲁迅经典语录》《盗火者严复》《突围与蜕变》《大梦谁先觉》《大学沉思录》《愧对鲁迅》《走进胡适》《叩问陈独秀》《走过荒原》《鲁迅的选择》《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诗歌潮流》《爱神的重塑》《新时期小说的文化选择》等。与鲁迅之子周海婴合编有《鲁迅大全集》(共33卷)。

我爱喝酒,虽然未到“视酒如命”的地步,却也曾让酒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从青年到壮年,即使啤酒、黄酒之类不算,光白酒一年也要上百斤,几十年下来,几吨酒就到肚里去了。

开始时也曾为之惭愧,因为一位长辈曾经教导我:挥霍人间资源是有罪的。我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贡献极少,消费却额外多一项,也许真的不应该。所以我曾想把酒戒掉,但恰恰就在这时候,报纸和广播都在说“消费就是贡献”,于是我就心安理得继续喝。

嗜酒者常被称作酒鬼,但我们的同胞爱面子,所以我所听到的都是“酒神”“酒仙”之类美称,但我知道,那意思与“酒鬼”大概差不多。因为这样的考虑,我从未接受“酒神”“酒仙”之类称号,而是自称“酒人”。并且带着醉意给人写条幅,曾经落款“酒人李新宇”。

回顾自己的酒场人生,最为自豪的,是无论在饭店还是酒馆,无论在朋友家里还是我的家里,似乎都从未醉过。

满桌子的人全都醉了,我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伺候他们睡下,为他泡一杯茶放在床头柜上,然后飘飘然回到家中,自豪地对妻子说:他们都醉了,只有我没醉。

进入90年代之后,曲阜师范大学成立过一个“酒协”,我曾长期担任顾问。加入酒协的条件首先是酒风正,其次是要有一定酒量。聚会时准备白酒,一般是人数减一。酒协最红火的时候,曾在假期轮流做东,大家把家属都带上,一天又一天,不回家中动烟火。

回想那情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一帮疯狂的酒徒,把喝酒当成了正业,三天两头聚,竟然很少有人缺席。后来我曾想:喝酒误事吗?酒协的成员几年后全都成了教授,有的还做了院长、校长或书记。

就在人们忙着“跨世纪”的前夕,我闯关东去了吉林大学。

用吉大文学院老院长郝长海教授的话说,是因为与吉大朋友“酒味相投”。在长春,我竟然酒名大振。这当然不是因为我的酒风酒德有所长进,更不是酒量有所增加,而是因为鼓吹和炒作。

第一个鼓吹者就是郝长海教授。只要与人喝酒,或者与人说起喝酒,他就会说:“你们那算喝酒吗?我与李新宇……”然后就开讲我们两个喝酒的英雄故事。故事倒是真的。

那是一个大雪天,郝老师到我家喝茶聊天,然后一起吃午饭,午饭当然要有酒。我开了一瓶郞酒,本以为两人喝一瓶也就可以了,没想到意犹未尽。

开第二瓶,很快又喝完了,仍然是话未说够,酒未喝足。于是再开第三瓶……这个故事经过郝老师的艺术加工,我们俩就有了几分豪气,酒量也让人望而生畏。但对我来说,那天的确是个例外,平时我连一瓶也喝不了。

那一天之所以喝得特别多,原因是时间比较长,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结束时郝老师起身告辞,我见他身子有点晃,于是送他回家。我妻子发现我也站不稳,于是也跟上。

到了郝老师家,他开书橱拿自己收藏的字画给我妻子看,却已经站不住也坐不住,于是我们两个醉汉干脆都趴在了地板上……那情景其实挺狼狈,但英雄故事历来是只讲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说走麦城,狼狈相就全都略去了。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