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腾讯想要再赢一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22:08 2

摘要:5月14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Q1实现营收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约1005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为693亿元,同比增长18%。

5月14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Q1实现营收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约1005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为693亿元,同比增长18%。

此次财报中,腾讯不仅开篇阐述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还坚定的加大对AI资本投入,有信心通过经营杠杆来保持财务稳健。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AI主题也始终贯穿其中,涉及AI的战略、产品以及商业化等各个方面。

比如在AI战略上,腾讯重点提及了“Agent AI”,称不仅要构建通用型智能助手,比如元宝和Ima,更要打造深度融合微信生态的「特有型Agent」,将社交关系、小程序体系与AI连接,形成腾讯独有和差异化的产品体验。

在AI产品和应用方面,元宝产品这样的AI助手以及AI搜索,都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微信生态的搜索与AI融合是长期布局的重点方向。而在大型竞技游戏中部署“游戏AI”,仍是现阶段最大的机会。

另外,在AI商业化方面,AI在效果广告上的推动非常明显,能够带来直接的收入,另外GPU租赁业务也会有直接的回报。对于国外存在的订阅收费模式,短期内不会成为中国AI行业的主流,这也意味着,免费依然会是腾讯AI的主要拉新手段。

复盘这两年来的AI发展,BAT三家中,腾讯似乎是最慢的。但这半年来,腾讯在AI方面的速度明显加快,目标也非常明确,在用户流量、资金以及技术的加持下,AI时代腾讯想要再赢的野心,已经藏不住了。

1、财报中的含AI量

本季财报,腾讯在营收以及业务融合上的AI浓度明显提升。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腾讯的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921亿元,其中游戏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4%,主要依托“长青战略”和AI对游戏用户体验的优化。比如《和平精英》,在今年引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和AI队友为玩家提供游戏指导和对局陪伴,用户时长同比增长16%,展现出AI技术对用户黏性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生成式AI也在逐步介入游戏内容创作,腾讯正在尝试用AI提升内容型游戏的制作效率,探索中长期下的UGC潜力。

财报电话会上,腾讯管理层表示,推动游戏业务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AI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大型竞技类多人游戏中,AI的作用格外突出。“AI和游戏的整合是腾讯一直要做的,将AI部署在大型竞技游戏中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腾讯会朝着这条道路往下走。”

而在营销服务板块,腾讯本季的收入同比增长20%至约319亿元,主要受益于广告平台AI技术升级和微信交易生态强化的双重推动,尤其是AI驱动的智能广告投放系统显著提升了匹配精准度,进而带动多个垂直行业广告主投入同比增长。比如,腾讯利用生成式AI技术改进图像生成与视频编辑功能以加速广告制作,推出数字人解决方案以促进直播活动,以及加深对商品与用户兴趣的理解以提升推荐效果等。

腾讯方面也透露,AI目前为广告收入带来的提升,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广告点击率(CTR)来量化。从历史上看,横幅(banner)广告的点击率约为0.1%,信息流(feed)广告的点击率约为1.0%,借助AI已经看到某些广告库存的点击率可以提高到3.0%。在过去六个月里,视频号广告负载率仍在3%到4%左右。

最后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方面,一季度收入实现549亿元,同比增长5%至,其中企业服务表现亮眼,AI相关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财报披露,腾讯云音视频解决方案连续七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接入大模型后内容生成效率提升40%;混元大模型在代码生成、数学推理等关键能力上超越GPT等国际竞品,3D生成模型精度提升10倍,免费生成额度扩大至每日20次,降低创作门槛。

而在产品方面,微信商业化以及元宝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从本季看,微信生态也在持续释放商业化潜力。比如视频号橱窗带货达人可升级为“微信小店带货者”,朋友圈分享、蓝包抽奖等新场景激活交易活力;小程序、搜一搜等入口通过AI优化交互体验,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14.02亿,为广告主提供庞大流量池。

对元宝来说,过去一个季度的用户基数出现了大幅增长,同时通过优化用户体验成功提升了留存率,确保用户持续使用并增加使用频率。但当前阶段,聊天交互仍是元宝的主要形态,随着功能扩展,并能够支持用户完成复杂任务,产品形态可能从单纯的聊天转向“任务管理”模式,就是说用户可创建长期项目并通过AI助手分步完成。

按照腾讯方面的设想,下一步将重点开发元宝的新功能,如接入微信生态服务、深化内容生成能力,以提升用户活跃度并吸引新用户。未来用户可能通过元宝直接调用小程序完成购物、预约等操作,或生成适配朋友圈和视频号的个性化内容。依托微信独特的社交关系链、内容生态和小程序服务,打造“AI+社交+服务”的独特体验,区别于市场上独立的AI聊天机器人。

2、扩张已成主旋律

腾讯三大核心主业收入与利润双升的另一面,是AI业务在营销推广、研发以及资本开支方面的加大,以满足内部业务需求、训练基础模型,并支持日益增长的推理需求。

今年一季度,腾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增长4%至79亿元,主要是加大推广AI原生应用程序(元宝)的发展,但新游戏发布的广告开支较去年有所减少。在人工智能战略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本季腾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至189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91%至275亿元,有效投入到大模型等核心技术领域。

此前,腾讯曾在3月的业绩会上宣布,在去年767亿元资本开支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会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在研发方面,将继续投资自研模型,并加速各个业务集团的AI应用开发。同时,腾讯还将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投资,以提高用户对新AI产品,比如说元宝的认知和采用率。

半个月前,腾讯对其混元大模型研发体系进行了全面重构,围绕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核心板块,成立了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两大新部门,加码研发投入。此前,该公司已整合元宝、ima、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四大AI产品线,积极推进“核心技术自研+拥抱先进开源”的多模型策略。

腾讯在AI方面的资本支出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购买GPU,以支持广告技术和游戏业务;二是使用GPU进行大语言模型训练;三是GPU租赁,与云业务直接相关。

据了解,腾讯之前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芯片,这些GPU将优先用于能够带来直接回报的应用,比如广告业务和内容推荐产品。目前,腾讯在这些领域大量使用GPU,以快速产生收益。但由于目前GPU供货短缺,腾讯将GPU租赁优先级调低,不是主要业务方向。

腾讯方面也提到,GPU的更大需求实际上来自推理侧,尤其是当用户端对推理的需求增长时,以及当我们转向思维链推理模型时,回答复杂问题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模型单元(token)。在面对不断增长的推理需求时,腾讯可以通过优化软件、定制不同规模的模型,以及采用国内可用的合规芯片,或者进口其它芯片等方式,来更好的管理这些需求,而非一味购买GPU。

在资金重投的同时,腾讯的人才战略也在持续升级。财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腾讯员工总数同比增长4627人,总人数达到109414人,其中大部分增量来自技术岗位的扩张。而在之前,腾讯还启动了史上最大就业计划,3年内将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技术人才占比超七成。

3、结语

很明显,这次季报又是腾讯AI in All战略的一次宣言,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这场AI军备竞赛。目前,腾讯在C端、B端都在加速实现AI应用的全场景覆盖,而且通过自研和开源两条路径来驱动业态升级、用户增长。

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以往的广告、游戏和企服外,在微信生态的加持下,腾讯的AI战略也有了新的抓手。但对于AI的发展,腾讯依然保持着克制,无论是广告的加载,还是对元宝功能的探索,这是AI时代的机会,也是敬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