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近6000艘船!“不眠”的港湾,留给海洋生物多少空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23:24 3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沿海特大城市的船舶交通正使海洋野生动物和栖息地深陷“无休止”的侵扰。这篇研究发表在《海洋政策》期刊上,题为《快速发展的沿海特大城市水域中船舶的空间影响》(Spatial footprint of maritime vessels in the w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纯瑶(北京外国语大学)

维多利亚港湾(©Felix Leung

最新研究表明,沿海特大城市的船舶交通正使海洋野生动物和栖息地深陷“无休止”的侵扰。这篇研究发表在《海洋政策》期刊上,题为《快速发展的沿海特大城市水域中船舶的空间影响》(Spatial footprint of maritime vessels in the waters of a fast-growing coastal megalopolis)。

该研究聚焦于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涵盖广东、香港和澳门的沿海特大城市群。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人口最多(约8600万)、经济规模第二大的湾区。研究发现,平均每天有近6000艘船只在这片海湾内穿梭,几乎没有留给自然未受船只干扰的空间。随着众多沿海大城市的扩张,该项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海洋保护和海岸带规划提供参考。

该研究由“环境可持续性与韧性联合中心(ENSURE)”开展,ENSURE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之间的研究合作机构。埃克塞特大学的菲利普·多尔蒂博士(Dr Phil Doherty)表示:“我们发现海洋物种可能持续受到船只的侵扰,简而言之,因为船只无时无刻不在各处穿梭。”

“在大湾区这样的浅海水域,船舶交通活动可能会加剧海岸侵蚀、浑浊(来自搅动的沉积物)、噪音污染以及与野生动物的碰撞。”他补充道,“浅水环境意味着物种无法逃向深海,所以它们几乎没有藏身之地。”在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其局部区域在95%的日子里都会遭受干扰。

海洋与湿地 | 往期推荐:

航运繁荣背后的生态危机!新研究:大湾区海洋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

管道式螺旋桨——绿色航运技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限速成摆设?卡塔尔一头儒艮疑死于高速船只或水上摩托艇螺旋桨

这片海域拥有众多重要海洋栖息地,是中华白海豚、江豚等濒危物种的家园,还栖息着绿海龟、中华鲎和红树林鲎等物种。然而,数十年大规模填海造地已经导致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许多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上图:中华白海豚(Chinese white dolphin)。摄影:王敏幹,摄于香港。©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埃克塞特大学的斯蒂芬·朗博士(Dr Stephen Lang)表示:“大湾区是沿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有趣的试验案例,提醒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发展和环境问题。今后,沿海城市周边海洋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我们必须思考应如何减轻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除了总体交通流量大以外,大湾区每天还有数百艘渔船作业。研究团队分析了2013至2018年的船舶追踪数据,并精确绘制了海上交通的每日分布图谱。该研究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划定避开关键栖息地的航道、减少航运量、降低航速,以及改用噪音更小、污染更少的船只。

本研究的作者梁沛健博士(Felix Leung)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表示,香港与深圳拥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正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为保护这些生态敏感区域,政府必须遵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the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把海域划为保护区或其他有效的保育措施(OECM),确保为子孙后代提供保护和永续管理。目前,研究结果已公开共享,有望为大湾区及其他地区提供有用的建议。

感兴趣的读者请查看原文

Stephen D.J. Lang, Philip D. Doherty, Brendan J. Godley, Shing Yip Lee, Felix Leung, Manmohan D. Sharma, Kristian Metcalfe, Spatial footprint of maritime vessels in the waters of a fast-growing coastal megalopolis, Marine Policy, Volume 179, 2025, 106739, ISSN 0308-597X,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2025.106739.

(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资讯源 | University of Exeter

编译 | 王纯瑶

指导老师 | Linda Wong

排版 | CY

【参考资料】

【你知道吗?】长期以来,在全球,船舶的开放式螺旋桨在航行过程中给海洋生物带来了显著的伤害和死亡,尤其是对于大型海洋生物如鲸类、海豚、海龟、儒艮、海牛等。例如在北大西洋,因开放式螺旋桨撞击带来的鲸豚死亡比比皆是;如在卡塔尔海域,有超过50%的鲸鲨身上都有明显的螺旋桨伤痕。这显示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在我国也不例外,多年来沿海发现因被螺旋桨打死的海洋动物不在少数。此外,开放式螺旋桨对于人类(游泳者、潜水人员和海上作业人员)的伤害案例也比比皆是。许多专家建议,在海洋保护区、或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MAs)或重要迁徙路线上降低船舶速度、加装螺旋桨保护装置,是减少损害、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良好举措。(海洋与湿地·宣)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