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话听着耳熟吧?但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培训班,而在0-7岁这个神奇阶段——儿童发展的“敏感黄金期”。
作者 | 张可沂伽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话听着耳熟吧?但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培训班,而在0-7岁这个神奇阶段——儿童发展的“敏感黄金期”。
什么是敏感期?
就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孩子成长也有特定时间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发现,0-6岁孩子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学说话像海绵吸水,学走路摔百次都不怕。这种“特殊感受力”就是敏感期,是自然赋予的成长加速器。
敏感期三大铁律
1、兴趣为王
别把孩子当学习机器!邻居家钢琴十级的孩子,现在听见琴声就皱眉——小时候被考级逼的。真正的敏感期教育,是让孩子觉得学习像玩游戏。比如用英语动画片磨耳朵,比背单词卡有效百倍。
2、拒绝功利
朋友送孩子去国际幼儿园,结果发现孩子最开心的居然是每周的陶艺课。原来那些“高端课程”,不如玩泥巴有趣。记住:强迫学习=扼杀兴趣。
3、安全第一
敏感期不是“鸡娃”借口。如果孩子胆小黏人,先给足安全感。就像小树苗要先扎根,才能长高。
四步走,轻松应对敏感期
1、望:观察不迷信
别照书养孩子!同事家孩子2岁不爱分享,3岁突然变成“小太阳”。每个孩子都有独特节奏,你的焦虑才是成长绊脚石。
2、闻:倾听不评判
孩子说话不清楚?耐心当听众!我外甥女把“狮子”说成“西几”,我们越笑她越不说。后来装听不懂,她反而急着纠正。
3、问:示弱不逞强
会示弱的父母最聪明。我表姐故意问孩子:“这个单词怎么读?”孩子得意地教她,现在英语成绩全班前三。
4、切:支持不代劳
孩子想试仙人掌?让他轻碰一下,比你说一百遍“别摸”管用。这种“保护型撞墙”,能让孩子自己长记性。
敏感期错过怎么办?
别慌!发展心理学说,潜能就像种子,只要浇水总会发芽。我学生时代偏科严重,工作后反而爱上写作,现在成了儿童作家。所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这些坑千万别踩
1、乱贴标签:“你怎么这么胆小!”孩子真会变怂。
2、过度表扬:“你真聪明!”孩子会怕输不敢挑战。
3、敷衍了事:孩子问“为什么”,你说“长大就懂了”,其实是在关闭探索大门。
说句掏心窝的话,教育不是雕刻玉石,而是培育种子。给孩子阳光雨露,耐心等待花开。你今天的“偷懒”(不代劳),会换来明天的惊喜。就像我邻居家孩子,小时候连纽扣都系不好,现在成了校篮球队主力——因为父母从不替他系鞋带。
来源:育儿师Lin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