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引爆万亿赛道!五只龙头股抢先布局“人造太阳”(附代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7 03:30 2

摘要:当人类成功点燃太阳的瞬间,能源史将翻开全新篇章。近日,中国科技界传来震撼消息——BEST聚变装置总装工程提前两个月启动,星环聚能更宣布2028年前启动商业示范堆建设。这场持续六十年的能源追逐战,正迎来改写游戏规则的关键转折点。

当人类成功点燃太阳的瞬间,能源史将翻开全新篇章。近日,中国科技界传来震撼消息——BEST聚变装置总装工程提前两个月启动,星环聚能更宣布2028年前启动商业示范堆建设。这场持续六十年的能源追逐战,正迎来改写游戏规则的关键转折点。

在合肥科学岛的地下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调试的BEST装置,承载着实现"能量正增益"的历史使命。这个直径仅3米的环形装置,其内部温度却能达到1.5亿摄氏度,相当于太阳核心温度的10倍。而提前两个月的总装进度,预示着我国在磁约束聚变领域已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全球能源市场正屏息以待:若示范堆如期建成,意味着人类首次掌握"人造太阳"的建造密码。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每座百万千瓦级聚变电站年发电量可达80亿度,相当于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个价值30万亿美元的超级市场,正从科幻小说走向现实。

不同于传统核电的铀矿依赖,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呈现"技术密集型+材料革命"双重特征,三大核心赛道已浮现明确受益标的:

1. 超导材料:聚变引擎的"心脏"(永鼎股份600105/精达股份600577)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材料,其临界电流密度达到惊人的500A/mm²。永鼎股份突破的千米级带材生产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精达股份参股的上海超导,其超导带材已实现-196℃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2. 关键设备:能量转化的"枢纽"(海陆重工002255/兰石重装603169)
海陆重工为ITER计划提供的真空室部件,能承受高达2000吨的电磁载荷。兰石重装研发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电加热器,热效率突破92%,远超国际同行85%的水平。

3. 核心部件:能量约束的"闸门"(安泰科技000969/雪人股份002639)
安泰科技研制的钨铜偏滤器,表面耐高温性能达3000℃以上,使用寿命较传统材料提升3倍。雪人股份的氦气压缩机实现-269℃超低温运行,氦循环效率提升至78%。

1. 永鼎股份
国内唯一实现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量产的企业,产品已通过EAST装置实测验证。2023年半年报显示,超导业务毛利率达58.7%,产能利用率突破95%。

2. 合锻智能
手握2亿元聚变装置订单,合同约定2025年底前交付关键锻件。公司重型压力机精度达到0.01mm级,为ITER装置提供核心结构件。

3. 百利电气
子公司为ITER计划提供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谐波滤除率超99%。其SVG设备响应速度小于5ms,保障聚变装置稳定运行。

4. 中洲特材
核电用高温合金市占率达32%,为聚变堆包层结构提供耐辐射材料。研发的锆合金密封件耐中子辐照性能提升40%。

5. 王子新材
储能电容器能量密度突破50Wh/kg,充放电效率达98%。其产品应用于聚变装置电磁弹射系统,已实现连续100万次充放电无衰减。

站在能源革命的临界点,资本市场已闻风而动。据德勤测算,2023-2030年全球聚变产业年均投资增速将达65%。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两类机会:一是已进入国际重大科技工程供应链的企业(如参与ITER计划的公司),二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材料供应商(如高温超导、耐辐射材料)。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现阶段聚变商业化仍处示范工程阶段。但随着星环聚能示范堆进入倒计时,资本市场必将提前反应技术突破带来的估值重构。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能源追逐,终将在资本市场掀起惊涛骇浪。

来源:兜有米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