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0104】诈骗电话害人不浅,从哪里得到的《通行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06:47 2

摘要:最近一则短视频,引爆了网友们的众怒,评论区“炸锅了:“明知是电诈电话,他们是怎么通过联通、移动、电信,打到我们手机上的?”(竟有201条跟帖)“凡是诈骗电话,不应该都予拦截吗?”……

最近一则短视频,引爆了网友们的众怒,评论区“炸锅了:“明知是电诈电话,他们是怎么通过联通、移动、电信,打到我们手机上的?”(竟有201条跟帖)“凡是诈骗电话,不应该都予拦截吗?”……

网名为“灵石县融媒”的播主,在这则短视频中温馨警示道,这五类电话,千万不要接听,否则您的财产安全、很有可能亮红灯:①“95”开头,非五位数号码,都是诈骗电话。②“00”或者“+”开头的,基本上都是境外诈骗电话;如果你没有境外的亲戚,不要接听。

③“400”开头的这类电话号码,一般都是企业号码、只能接听不能呼出,不是推销就是诈骗。④“1089”开头的这类号码,通常会发送大量的短信,短信中可能会包含一个链接,一旦点击、就有可能会让你的手机被染上病毒。⑤显示“未知”、身份所在地都不显示的这类电话,应直接挂断。

说者斩钉截铁,听者气愤艰平,怎么不拉截?任其害惨了民众尤其是那些“老者”?原来,监管部门及运营商,也挺无奈,并也叫苦不迭:

以“95”开头的电话号码(尤其是95XXX或953XXX等)为例,之所以未被全面拦截,有包括技术、政策、商业利益和实际执行等多个层面的原因和背景:

一、95号段的“合法身份”。官方定义,95开头的号码是“全国统一的客服短号码”,由工信部直接管理,最初设计用于银行、保险、快递、航空等正规企业的客服热线(如95588工行、95338顺丰)。

这类号码本身并非诈骗专用。通常为银行、央企等大型机构使用,审批严格;953XXX或954XXX,是部分开放给合规企业,但需资质审核。

二、为何诈骗分子能滥用?首先是号段租赁漏洞,部分企业通过第三方代理商租用95号段,代理商可能违规将号码转卖给诈骗团伙。第二涉及虚拟运营商(VOIP)技术,诈骗集团利用网络电话技术伪装成95号段拨号,甚至伪造号码显示。第三是跨境作案,部分95号段呼叫来自东南亚等境外,境内运营商难以直接拦截。

三、拦截难点。一是技术矛盾,直接封禁整个95号段,会误伤大量正规企业客服,影响正常服务。二是动态性,诈骗号码频繁更换,部分仅短期使用后弃用,识别和更新黑名单存在滞后。三是在责任划分上,运营商、工信部、公安机关在号码审批、监管、执法环节的协作效率不足,也就是有“扯皮”等乱象。

四、现有但属有限的防控措施。一是只能部分拦截,运营商会对高频呼出、被举报的95号码实施局部拦截,但覆盖率有限。二是标记提醒,手机安全软件(如腾讯手机管家)可标记疑似诈骗的95号码,但依赖用户举报数据。三是实名制审核,工信部要求95号段申请企业实名登记,但部分中介提供虚假材料逃避监管。

五、用户如何自我保护?一是拒接规则,对95开头的号码、尤其是六位及以上的需警惕,尤其是首次来电。若号码显示为“95XXX+地区区号”(如95555-021),通常是银行真客服;纯95XXX无后缀的可能是伪基站伪造。二是主动核实,即挂断后通过官方渠道回拨确认(如银行卡背面的客服号)。尤其要注意拒绝电话中索要密码、转账等要求。三是举报。举报渠道,如工信部“12321”举报平台,或向运营商客服(移动10086、联通10010等)投诉骚扰电话。

六、政策改进方向。首先在技术层面上,运营商需升级AI识别系统,实时监测异常呼叫模式(如同一号码短时高频拨号)。其次在监管层面上,工信部已推动95号段“谁接入谁负责”,严惩违规出租号段的企业。第三在法律层面上,2022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对非法使用95号段的处罚,只是执行细则待完善。

总之,95号段未被全面拦截,本质上是“平衡便利性与安全性”的难题。完全封杀会误伤合法服务,而当前技术和管理体系又无法100%精准识别诈骗号码。期待监管和技术手段迭代升级,并随着实名制强化和AI反诈系统的普及,这一问题能得到逐步缓解。

作为我们用户,对以上这五类“诈骗电话”,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要向家中的老人、耐心细致的讲清楚,因为上当受骗的,大多都是信息闭塞的“老年人”!

来源:陈集锦icon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