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站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开篇的关键节点,能源央企们动作频频。当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成为高频词,这些能源领域的 “国家队”,正以各自的布局,为未来发展谋篇定调。
2025 年,站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开篇的关键节点,能源央企们动作频频。当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成为高频词,这些能源领域的 “国家队”,正以各自的布局,为未来发展谋篇定调。
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央企布局的重要抓手。国家能源集团对接陕西 “十五五” 规划,瞄准煤电保供、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能建既参与辽宁能源电力规划,又与山东能源集团探讨多领域合作;中国电建与内蒙古电力集团战略对接。这种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的策略,不是简单的资源互换,而是双向赋能。地方获得产业支撑与发展动能,央企则借势打开市场空间,优化产业布局,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能源动力。
在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赛道,央企们更是各出奇招。华能集团加速实施数智华能 “139” 专项行动,以 “AI+” 赋能新质生产力;大唐集团强调科创规划与产业发展融合;三峡集团拓展 “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中广核将科技创新列为 “头号任务”。这些动作释放鲜明信号:未来能源竞争,核心在科技,关键在创新。从传统能源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从技术应用到体系重构,央企们正抢占高质量发展的 “先手棋”,力图在能源革命浪潮中掌握主动权。
战略落地,离不开基层实践。华电集团领导开年赴新疆调研,谋项目、打基础;国家电投领导深入内蒙古、重庆,要求做实规划;大唐集团领导调研辽宁、山东,聚焦重大项目攻坚。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确保战略不悬空、规划不务虚。
电力央企的 “十五五” 布局,看似各自为战,实则环环相扣。区域协同筑牢发展根基,技术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基层落实保障发展实效。这些举措不仅关乎企业自身能否在未来竞争中拔得头筹,更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大局。当一家家企业的 “小规划” 融入国家 “大战略”,当科技创新的 “关键子” 激活产业升级的 “一盘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的战略眼光,更是能源央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担当。未来,随着这些布局逐步落地,一个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的能源体系,必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内容来源:网络综合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新媒体平台
电工技术学报
CES电气
学会官方B站
CES TEMS
今日头条号
学会科普微信
☎️ 《电工技术学报》:010-63256949/6981;邮箱:dgjsxb@vip.126.com ☎️ 《电气技术》:010-63256943;邮箱:dianqijishu@126.com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与系统学报(英文)》:电话:010-63256823;邮箱:cestems@126.com ☎️ 编务:010-63256994 ☎️ 订阅:010-63256817 ☎️ “电工技术学报”微信号运营编辑:13121222619(微信同号) ☎️ “CES电气”微信号运营编辑:18500877291(微信同号)来源:新科技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