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黑前行41年,我要做别人的光!” 西安盲人张喜平获国家最高褒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09:12 2

摘要:在人民大会堂璀璨的穹顶下,61岁的盲人张喜平用布满老茧的双手轻抚“全国自强模范”的奖章。这位来自陕西的农村汉子用41年自强不息的人生,为残疾人写就了最动人的注脚。

在人民大会堂璀璨的穹顶下,61岁的盲人张喜平用布满老茧的双手轻抚“全国自强模范”的奖章。这位来自陕西的农村汉子用41年自强不息的人生,为残疾人写就了最动人的注脚。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7人入选“全国自强模范”,其中,就包括来自西安的张喜平。

走进人民大会堂,对张喜平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次”。“当我第一次触摸到人民大会堂的大理石柱时,仿佛触摸到了这个时代的心跳。”张喜平说,这枚奖章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者的礼赞。那些在寒冬清晨帮他推车的乡亲,那些把零钱换成整钞的顾客,那些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文化工作者——是他们把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自己前路的火炬。“我要做别人的光,让这团火继续燃烧,去温暖更多需要温暖的人。”他说。

今年61岁的张喜平是西安市西咸新区马王街道马王村人,自幼双目失明。1984年起,他用扁担挑着鸡蛋走过41年风雨,小小的鸡蛋筐撑起三代人的天空。他终身未婚,虽命运多舛,但他以坚韧意志直面人生困境,数十年如一日赡养母亲、养育养女,以微薄收入撑起家庭希望。其感人事迹2018年荣获“陕西好人榜-自强励志好人”、2022年获评“中华慈孝人物”、2024年获评“新时代孝德人物”,并被作家创作成长篇小说《光明行》,被改编为电影,其自强与大爱精神通过文艺作品感染千万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教材。

据了解,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为集中展示新时代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广泛弘扬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部署开展了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表彰活动。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自1991年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次,其间,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及个人。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袁玥 图/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