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湖南省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570处(特大型45处、大型130处),居全国第五,威胁人员70.87万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5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湖南省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570处(特大型45处、大型130处),居全国第五,威胁人员70.87万人。
据悉,湖南地质灾害主要为降水引发,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湖南汛期(4-9月)降水较常年总体偏多,涝重于旱。总降雨量湘中以北地区较常年偏多1-2成,其他地区偏少1成。5月中下旬进入主汛期后强降雨、强对流集中,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流域性致洪暴雨的风险高,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经过统计分析,从发灾规律上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二是灾情等级以小型为主;三是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岳阳、衡阳、益阳、株洲、张家界等地区;四是与降雨和切坡密切相关。
根据2024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今年4月至9月湖南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为重点防范期。涉及59个县市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以及28个县市区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重点防范区域,地质灾害在册隐患点、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确认的中级以上风险斜坡单元和农村切坡建房户、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为重点防范对象。
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申志军介绍,今年,湖南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有五项任务:推进 1:10000 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成果的集成和应用;实施重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突发性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国债资金项目管理,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进一步完善“递进式”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机制,提升市县“递进式”精准预报能力;持续推进地质灾害“点面双控”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攻关,加强防治装备建设,扩大宣传培训范围。
目前,湖南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监测预警地质灾害,已构建“人防+技防”防治体系。在已有群测群防体系基础上,在全省3957处隐患点部署专业监测设备,在山地丘陵区村组加密建设2000个雨量计,监测点覆盖率为21.31%。省资源资源厅与省气象部门完善联合会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实施“631”叫应机制,被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推广。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