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月18日的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上,乌当区“茶山寻味”巡游方阵将精彩亮相。“茶山寻味”方阵共有111人,由苗族花棍舞非遗传承人和下坝镇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以及贵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组成,旨在展示贵州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乌当区的乡村旅居、非遗、康养疗愈等农文体旅深度
欢快的音乐、轻松的舞步……5月16日,记者来到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时,乌当区“茶山寻味”巡游方阵的演员们正在导演的指导下有序彩排。
在5月18日的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上,乌当区“茶山寻味”巡游方阵将精彩亮相。“茶山寻味”方阵共有111人,由苗族花棍舞非遗传承人和下坝镇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以及贵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组成,旨在展示贵州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乌当区的乡村旅居、非遗、康养疗愈等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风采。
活动当天,身着民族服饰的花棍舞非遗传承人和下坝镇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将现场展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棍舞。贵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将化身采茶人,通过采茶舞演绎“指尖经济”如何让茶园变景区,茶叶成“金叶”,以自然生态的绿,展现贵州的无限活力。值得一提的是,采茶舞还融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簸箕画。
“‘茶山寻味’方阵以茶事为脉,以文化为魂,融入苗族花棍舞、布依族簸箕画非遗元素,精心编排采茶舞和花棍舞,将乌当康养旅游、非遗等特色与贵州茶旅深度融合,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新时代贵州文旅新品牌。”乌当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宋移波介绍。
此次巡游,乌当制作了“两红三绿一抹”(遵义红、普安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梵净抹茶)6个贵州茶品牌宣传展示推车,以让更多人了解贵州茶品牌,传播茶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编辑 罗昌
二审 杨唯
三审 胡丽华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