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些人一听“平板支撑”这词,脑袋就发麻,第一反应就是——太累,太难,坚持不了。
其实别光盯着那几分钟的煎熬,很多时候越是不想做的东西,越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提及高血压,当今之世,谁的身边没有数位血压偏高的亲戚呢?有的刚过三十就开始吃药,有的血压一高就头晕恶心,甚至连睡觉都不踏实。
但大家一想到运动,就说太忙,没时间。而平板支撑恰恰是那种时间短、强度大、动作简单、但影响深远的东西。
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是练腹肌、瘦肚子的健身动作,却从没往“降血压”这方向想过。但哈佛大学这回研究搞出的结果,真的是有点让人惊着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先看他们干了什么。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牵头做了一项对比实验,把400名高血压患者分成四组。
一组做有氧运动,一组练阻力训练,一组吃药,一组每天就练平板支撑,每次一分钟,每天两次。
结果三个月后,那组练平板支撑的人,收缩压平均下降了10.3mmHg,比吃药那组还多降了2个点。
而且这组人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和心率变异性也都同步改善了不少。
这个结果出来以后,连带研究的几个专家都表示惊讶,因为之前没人想过这么个简单动作,居然有这种“降压”潜力。
很多人搞不明白,为啥一个几分钟不动弹的动作,能把血压弄下来。
其实说白了,平板支撑压根不是“静止”,它是那种表面上不动,身体里翻江倒海的动作。
人在撑的时候,核心肌群得全开——腹肌、背肌、臀肌、大腿前侧统统都上了。
而这些部位的肌肉一旦持续发力,身体就会自动调动血液、氧气去支援。
这个过程里,心血管系统就被激活了,相当于是一场小型的“血液调度演习”。
而心脏、血管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率地运转,血压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飙上去了。
但最奇特的一点不在肌肉,而在呼吸。很多人在做平板支撑时,都会不自觉屏住呼吸,后来才发现只要掌握节奏,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整个人会稳很多。
而一旦呼吸变得深而稳定,副交感神经就开始起作用,交感神经也会慢慢被压制。
这个状态下,身体进入了一种“稳态修复模式”,很多功能就开始往正常方向回调。
高血压这东西,最怕的其实不是盐,不是肥肉,而是神经系统的长期紧绷。
一旦能放松下来,不少人的血压就会自己慢慢滑下去。平板支撑对呼吸的这种“强迫式介入”,正好踩在了这个机制上。
更有意思的是平板支撑对肝脏的影响。
这话一开始听着挺奇怪,好多人都没把肝脏和高血压联系起来。
但问题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工厂,它处理的毒素、代谢物一多,血液的“洁净程度”就直接被影响。
而血液黏稠度一上来,血压肯定也高。
有一项来自韩国延世大学的观察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有脂肪肝症状的人比例高达68%。
而脂肪肝最怕什么?不是喝酒,是久坐。人在久坐时,腹部脂肪堆积,肝细胞容易变性。
而平板支撑这种核心训练,会持续刺激腹肌群,这样肝脏在内部就会受到轻微的震荡和压迫,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胆汁分泌,改善肝功能。
也就是说,这个看起来练肚子的动作,其实也在帮肝脏“通气放水”,顺带把血液质量给拉了一把。
说到这,有人可能要抬杠,说一个动作能带来那么多变化,有点扯。
那得说说另一个被忽视的点——横膈膜。横膈膜,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乃是呼吸的核心肌肉。
而高血压患者的横膈膜往往偏紧,导致呼吸浅、节奏乱,这种状态下,交感神经长期处在兴奋中,血压自然就高。
平板支撑在姿势上其实强迫横膈膜参与工作,这个肌肉不得不一下一下地拉伸收缩。
很多人做一段时间平板支撑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呼吸变深了,连说话都更有底气了。
这其实是横膈膜“开窍”了。而一旦这个地方通了,整个神经系统的状态就会不一样,血压也会跟着受益。
说到数据,有一项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临床实验值得一提。
他们对140名中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发现那些每天坚持做静态核心训练(主要是平板支撑+桥式)的人,在半年内平均减少了20%的降压药使用量。
而那些坚持不了的人,药量反而还往上加了。
这说明这种练习不是花架子,而是真能影响用药情况。
这类数据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但国内还没太引起重视,很多医生一听患者说“我每天做平板支撑”,还会笑笑说“你就别折腾了,还是吃药稳妥”。
这反倒让人有点担忧,是不是对身体自我修复能力的信心,已经被医疗体系慢慢磨没了。
当然也得说点现实的:平板支撑不是谁都能一下撑住的。尤其是一些大肚子的中年人,做个十几秒就抖得跟筛糠似的。
但其实这也不是坏事,这种发抖说明肌肉在唤醒,神经在适应。
刚开始可以从膝盖落地的简化版开始做,哪怕一天三次、每次二十秒,也比坐着看手机强多了。
而且做完后整个人会有一种奇怪的“平静感”,这跟跑步后的亢奋完全不一样,是那种深层放松的状态。这状态对高血压的人来说,非常宝贵,堪比安眠药。
说来说去,平板支撑最大的价值,可能不在于它本身多强,而在于它唤起了身体内部那个“老管家”的工作热情。
这个管家原来负责调节血压、净化血液、管理内脏,但被现代生活一搞,睡大觉去了。
现在你每天用这个动作叫他起来几分钟,他一觉醒来,不但开始干活,还可能比医生开的药管用。
[1]张晓宇,潘媛媛,付明欢,等.运动疗法结合降压药物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27(03):383-385.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