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南县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为商洛市下辖县,是陕西通往豫、鄂两省的“东大门”。县域北依秦岭主脊华山岩相构造带,南接蟒岭低山丘陵区,洛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典型秦巴山地地貌。境内峰峦叠嶂,河谷纵横,海拔落差显著,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
方德军,男,汉族,1976年8月生,陕西镇安人,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
现任陕西省洛南县委副书记、县长
洛南县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为商洛市下辖县,是陕西通往豫、鄂两省的“东大门”。县域北依秦岭主脊华山岩相构造带,南接蟒岭低山丘陵区,洛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典型秦巴山地地貌。境内峰峦叠嶂,河谷纵横,海拔落差显著,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处与河南省交界处仅560米。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原始次生林分布广泛,栖息着连香树、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及林麝、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老君山、玉虚洞等自然景观兼具地质研究与生态旅游价值,其中老君山道教文化遗存与丹霞地貌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洛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县域内发现4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其中龙牙洞遗址出土的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制品,实证了距今约25万年前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仓颉造字传说在此留下深刻印记,元扈山崖壁28字“鸟迹书”被历代学者视为汉字起源雏形。明清时期形成的巡检司古镇、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群,完整保留了传统建筑技艺与农耕文化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手工挂面制作、静板书曲艺、仓颉祭祀典礼等,其中“洛南静板书”以单人自弹自唱的独特表演形式,被誉为“陕南曲艺活化石”,延续着千年文化根脉。
县域经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交织共生。北部高寒山区以马铃薯、中药材种植为主导,中部川道地区形成核桃、烤烟、畜牧养殖产业集群,南部低山带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与特色林果。洛南核桃以壳薄仁饱著称,种植历史逾两千年,衍生出核桃油、琥珀核桃等深加工链条。境内探明钼、金、硅石等矿藏37种,石门钼矿带储量位居亚洲前列,围绕资源开发的选冶技术革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打造的抚龙湖康养度假区、音乐小镇文旅综合体,将自然景观与艺术体验深度融合,开辟了全域旅游新路径。
乡土社会保持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秦楚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方言属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过渡带,饮食兼具关中面食厚重与荆楚酸辣风味,荞麦饸饹、橡子凉粉、豆腐干等小吃蕴含山野智慧。民间礼俗体系完整,婚嫁中的“哭嫁歌”、丧葬时的“孝歌”沿袭古礼,春节期间的“社火巡游”以高跷、芯子、龙灯展现集体狂欢。手工技艺代际传承,藤编、草编工艺品远销海外,土法酿造的柿子醋延续百年工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现代基础设施更新并行,既留存着“晨起锄禾暮观星”的田园诗意,又涌现出电商直播、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勾勒出古老山城的现代蜕变图景。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