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声明,确认因个别批次代工纯净水未通过出厂检测,自2025年4月起终止与今麦郎的代工合作。这一决定将此前沸沸扬扬的“代工争议”推向高潮,引发消费者对品牌品控与代工模式的深度讨论。摘要:5月1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声明,确认因个别批次代工纯净水未通过出厂检测,自2025年4月起终止与今麦郎的代工合作。这一决定将此前沸沸扬扬的“代工争议”推向高潮,引发消费者对品牌品控与代工模式的深度讨论。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自5月初消费者曝光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以来,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亿次。娃哈哈在5月14日首次回应称“代工符合标准”后,舆情并未平息。据企业年报显示,娃哈哈目前在全国29个省市拥有81家自有生产基地,但为覆盖偏远市场,自2016年起将约15%的纯净水产能外包,今麦郎等三家代工厂承担西北、华北区域供应。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此次引发终止合作的关键,是娃哈哈在声明中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质量巡检结果”:今麦郎代工的3个批次产品在电导率、菌落总数两项指标上未达企业内控标准。尽管这些批次未流入市场,但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代工厂出现两次重大质量偏差即可解除合作。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 5月13日:今麦郎河北工厂员工匿名爆料“代工线质检流程被压缩”,相关聊天记录在微信群传播。
- 5月14日:娃哈哈客服首次回应强调代工合规,但未提及质量问题,当日股价下跌2.3%。
- 5月15日10时:集团官微发布声明,明确终止合作决定,并公布400电话接受消费者查验批次。
- 5月15日15时:今麦郎回应称“尊重商业决策”,但强调问题批次“符合国标,仅为客户标准差异”。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取的数据显示,2023年娃哈哈纯净水国抽合格率为100%,但其企业内控标准比国标严格20%-30%,例如菌落总数国标要求≤50 CFU/mL,而娃哈哈设定≤20 CFU/mL。
-务实派:在声明发布后12小时内,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纯净水销量增长47%,客服称“多数订单备注要求发自有工厂产品”。
图片来源网络
娃哈哈在声明中承诺“未来100%自有生产”,其沈阳、兰州两家新工厂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2025年产能预计提升18%。食品安全生产专家李建国分析:“自有工厂单瓶成本比代工高0.15-0.2元,但质量控制响应速度能缩短72小时。”
值得关注的是,声明中“符合国标”的表述引发新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提醒:“企业标准高于国标时,应以明示承诺作为履约依据,否则可能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误导行为。”
当一瓶纯净水同时贴着“国标合格”和“企业内控不合格”的标签时,消费者究竟该相信哪个标准?娃哈哈的“壮士断腕”,究竟是为质量坚守底线,还是危机下的被迫抉择?在代工模式与自有生产的博弈中,这场风波或许将重新定义中国快消品的信任公式——下一次,你会因为“100%自产”的承诺而多付5毛钱吗?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