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出门是不是感觉身边咳嗽、发烧的人越来越多了?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声咳嗽,去趟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这到底咋回事?难道新冠又要“大闹一场”了?别急,下面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这一波新冠感染上升的情况。
最近出门是不是感觉身边咳嗽、发烧的人越来越多了?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声咳嗽,去趟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这到底咋回事?难道新冠又要“大闹一场”了?别急,下面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这一波新冠感染上升的情况。
从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来看,2025年4月,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水平,可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却一路“狂飙” 。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比北方还要高。就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来说,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率从第14周的7.51%,一路涨到第18周的16.2%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从第14周的3.3%上升到第18周的6.3%。到第18周的时候,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新冠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出率里都是排第一,1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也是独占鳌头。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也发布健康提示,说该区域新冠病毒活动在上升,不过还没超过2024年峰值,流行株主要是NB.1系列分支,致病力倒没看出明显变化。这数据看着怪吓人的,大家心里是不是都有点慌了?别慌,接着往下看。
不只是内地,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最近也在蹭蹭往上涨。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四周前的1.71%涨到8.21% 。新一期新冠及流感速递数据表明,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化验重症、死亡病例有972,比前一周多了134 。5月4日至5月7日,香港每天新增新冠阳性样本131至199个。5月12日,还通报了两宗儿童感染新冠严重个案,本地新冠病毒整体活跃程度还在持续上升,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比率和污水病毒含量,都超过过去一年的最高水平,污水监测数据显示,XDV在本地的流行率有上升趋势。台湾地区近期新冠疫情也在上升,就诊人次较前周上升66%,不过还是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万3324人次 ;5月6日至11日新增34例并发重症本土病例及6例死亡病例,疫情已经连续5周上升,大概是去年同期4成左右 ,今年疫情上升时间点和去年差不多,就是稍微早一点开始回升,去年高峰在7月初,当时单周就诊人次为13.4万人次,今年预计高峰会落在6月份 。这港台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那这一轮疫情为啥会突然上升呢?
病毒学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说了,本轮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咱们人群免疫屏障减弱了。上一轮大规模感染还是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都过去一年了,多数人因为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正在慢慢消退。2025年初流感又不咋厉害,就给新冠病毒传播留出了空间,再加上疫苗加强针接种率不高,咱们整体的免疫防线就有点“松松垮垮”了。另外,从清明到五一,节假日一个接一个,大家跨省出行、聚会聚餐特别频繁,病毒就趁机到处扩散。春夏换季的时候,早晚温差大,本来就是感冒高发期,咱们身体也容易“中招”。这次的XDV变异株传播力特别强,而且症状还很轻,不好察觉,好多人都当成普通感冒了。还有,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变多了,尤其是那些长期没接种疫苗、没阳过或者阳过很久的人,更容易再次感染。不过专家也说了,本轮高峰大概在5月中旬,预计6月初全国阳性率就会回落到8% - 10%,6月下旬能降到5%以下,整体回落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虽说如此,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尽管现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只是小幅上升,还处于低水平流行,综合多渠道监测数据,我国新冠疫情近期估计还会维持上升趋势,不过预计4 - 5月份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多地感染科专家也表示,近两个月确实能感觉到新冠病毒感染有抬头趋势,但变化还没到很明显的程度,还在相对合理和可控的范围。但咱得知道,新冠病毒已经慢慢变成人群中长期存在的疾病之一了,它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比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得多。特别是老年群体、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新冠病毒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所以防控还是不能忽视,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那面对这波疫情,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做呢?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出门还是要记得戴口罩,尤其是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勤洗手也很重要,手上很容易沾上病毒,多洗手能减少感染风险。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病毒没地方“落脚”。还有,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果必须要去,那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对于还没接种疫苗加强针的人,要是符合接种条件,还是建议去接种,多一层保护总是好的。大家也别太恐慌,只要做好防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咱们就不用太害怕新冠病毒。
这波感染上升,虽然看着数据有点吓人,但其实也在可控范围内。不过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新冠病毒可能以后就和咱们长期“共存”了,咱们得适应和它“相处”的日子。做好日常防护不是麻烦,而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别被病毒“欺负”。要是身边有老人、小孩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更要多关心他们,提醒他们做好防护。咱们一起加油,把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
创作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及内容取材于网络。
来源:人初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