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女儿行丨进馆去——听听先辈家风事儿 共筑咱的家国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3:27 3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首先看到的便是这段话。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首先看到的便是这段话。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基石,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延安十三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中华民族优秀家风家训中汲取养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以身作则,教育子女,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5月17日,“黄河女儿行——访最美 传家风 共筑家国情”主题采访调研活动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探寻延安时期革命家庭的赤诚家风,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家国一体”的深厚情怀。

红色家风的时代新意

走进展馆,“革命人生·红色家风”的主题格外醒目。泛黄的照片、警醒的家训、珍贵的文献,500余件藏品凝结了延安时期102位革命先辈的人生片段,通过家国情怀、革命爱情、红色家庭等七大板块徐徐展开。

“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这是毛泽东同志写给表兄文运昌、婉拒对方希望到延安谋职的家书。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从毛泽东教导子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严格家规,到周恩来“十条家规”的廉洁自律;从朱德“革命家务”的朴素作风,到林伯渠与女儿“柴米油盐问答”中的人民情怀……在这里,一个个红色家风故事,诉说着革命人家国为先、廉洁修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展现出延安时期党的领袖群体以身作则、严守规矩的革命精神,是一部部教育党员干部的活教材。

“这些不是遥不可及的革命故事,而是可以触摸的精神财富。”延安红色家风馆副部长高婷介绍说,展馆巧妙运用现代展陈技术,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互动屏幕前,参观者可点击了解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沉浸式剧场里,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延安红色家风馆是陕西加强红色家风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延安全市共有35个特色家风馆、家风主题公园。高婷说,当代人没有枪林弹雨的生活经历,但人人都有家庭,更能从革命先辈的家庭观、情感观中找到共鸣。

多维阵地的创新表达

延安红色家风馆是陕西旅游集团贯彻落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文明思想,实施的重大文化项目,是一次创新红色家风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全国第一家系统全面展现“延安红色家风”的家风专题展馆。

作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市廉政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延安红色家风馆自2021年开放以来,已吸引逾15万人次参观,举办主题活动320余场。这里不仅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红色课堂”,也是青少年汲取精神养分的“成长营地”,更是百姓群众触摸历史的“文化客厅”。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正在参观的群众说。对党员干部而言,这里则是廉洁教育的“实景课堂”。

据介绍,陕西省纪委监委将家风馆作为廉政文化建设标杆,许多单位在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老一辈革命家‘不搞特殊’的作风,至今振聋发聩。”一位基层干部在集体参观后感慨,而普通群众则通过“家风宣讲会”“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在革命夫妻的生死相守、革命家庭的严慈相济中,找到当代家庭建设的榜样。

延安红色家风馆的成功,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更在于形式的创新。展馆依托陕旅集团的文化产业优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高婷介绍,通过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举办主题展览、开展线上云参观等方式,家风馆不断拓展传播渠道。特别是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打造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让革命历史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

薪火相传的家风新篇

馆内,毛泽东教子“吃苦在前”、周恩来“十条家规”等故事,让采访团成员驻足沉思;而“集体温暖”板块中革命战友互帮互助的细节,更彰显了共产党人超越血缘的“革命亲情”。

“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封信笺,都是家风传承的‘活教材’。”采访团成员表示。该馆依托陕旅集团“金延安”产业园的文旅优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开发了家风主题研学路线、廉政教育课程等,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家之风,反映一国之民风。”展馆结束语中的这句话,道出了红色家风传承的真谛。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新时代的砥砺前行,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在延续。

如今,这座矗立在黄土高原上的精神丰碑,正以其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激励着人们在家风传承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红色滋养中汲取奋进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家国华章。(文/李惠茹 图/叶建峰)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