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这3类人要注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5:57 2

摘要:这次引起感染的主要是 XDV 变异株及其子分支 NB.1.8.1,它们仍然属于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Omicron)家族,是此前广泛传播的 JN.1 和 XDE 的“重组后代”。

近期

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

5月16日

#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

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不少网友还晒出了

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

社交平台截图

中疾控最新检测数据

2025年4月

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

新冠病毒阳性率

从7.5%上升至16.2%

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

超过了鼻病毒和流感病毒

图源:中疾控

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

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

同样连续多周居首位

第14周—18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第18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年龄组差异

这次引起感染的主要是 XDV 变异株及其子分支 NB.1.8.1,它们仍然属于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Omicron)家族,是此前广泛传播的 JN.1 和 XDE 的“重组后代”。

病毒学专家指出:本轮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群免疫屏障的减弱:上一轮大规模感染(2023年底至2024年初)已过去一年,多数人因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正在消退。

2025年初的流感又相对低迷,为新冠病毒的传播腾出了空间。加上疫苗加强针接种率不高,整体免疫防线显得松动。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这或许与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特点等因素有关。

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专家:在可控范围内

不会影响高考

这波“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病毒学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表示,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

节假日人口流动大:从清明到五一,跨省出行、聚会聚餐频繁,病毒借机扩散;

春夏换季,身体易感:早晚温差大,是本就容易中招的感冒高发期;

XDV变异株传播力强:症状轻微、难察觉,很多人误当普通感冒处理;

免疫力下降人群增多:尤其是长期未接种疫苗、未阳过或阳过已久者,更容易再次感染。

常荣山表示,预计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10%,不会影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本轮高峰大致落在5月中旬,预计6月初全国阳性率将回落至8%~10%,6月下旬降至5%以下,整体回落速度较快。

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

这3类人要注意

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相对轻,比如咽痛、发烧一两天、身体疲乏,部分人还会咳嗽持续一周甚至更久。

虽说不用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它可能会影响体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传染给家中体弱的老人、孩子或慢性病人,带来严重后果。

3类人要注意防范

●60岁以上老人

● 有基础病的人(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建议,家庭中有老年人的需注意,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或进行居家新冠抗原核酸检测,确诊后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

如何防护?

科学佩戴口罩

在新冠病毒流行季节,外出时务必正确佩戴好口罩。特别是当我们出入商场、超市、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时,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为自己和他人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注重手部卫生与室内通风

勤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还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做好健康监测与应对及时自我检测

若出现发热、咽痛、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应尽快使用抗原检测试剂自测,或者前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高风险人群尽早就医

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来说,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降低聚集暴露风险

减少前往聚集场所

应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酒吧、网吧、棋牌室等。这些场所空间相对封闭,人员流动性大,风险较高。

暂缓大型活动参与

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建议大家暂缓参加大型演出、聚会、会议等活动。如果必须参加,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尽量缩短停留时间。

来源:新闻大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