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17日,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主持开幕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川东,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 5月16—17日,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主持开幕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川东,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出席开幕式。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高翔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九周年之际,举办此次会议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学术期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传播平台,承担着引领学术方向、激发创新活力、传播前沿思想、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功能,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浪潮正在重塑学术生产与传播范式。加快建设一流学术刊物,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传播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
高翔强调,学术期刊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旗帜和灵魂,自觉做这一重要思想的信仰者、践行者。要立足中国历史和当代实践,努力挖掘和提炼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形成创新性理论观点,增强中国学术的主体性原创性,自觉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者。要拓展国际视野,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思想,同国际主流学术界展开平等而有尊严的对话,自觉做中国优秀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要积极回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鼓励和引导学者开展多学科视域、多专业维度的综合性研究,自觉做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的引领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在数字化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场景、落地方式和保障机制,提升运转效率、优化工作机制、改进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高端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为“最受欢迎期刊”代表颁发证书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会议发布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报告(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用户使用分析报告(2024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持续快速发展,尤其在海外传播方面成绩显著:海外使用量显著提高,年度访问量较前一年增长34.2%;建成并上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库数据库(英文版),受到广泛欢迎;《求是》《宗教学研究》《教育发展研究》《考古》及《江苏高教》位列海外用户期刊使用量前5位。国内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等218种中文期刊成为“最受欢迎期刊”,北京大学、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等73家单位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佳机构用户”。
会议为“最受欢迎期刊”代表颁发了证书,并发布《在学术期刊中合理应用人工智能的倡议书》。相关学术期刊编辑部代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