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经济”热汤塘,清远佛冈汤塘村以多措并举激活“家门口经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17:05 2

摘要:在“百千万工程”政策推动下,拥有广东最早文字记载温泉的汤塘村,正将温泉资源转化为“家门口经济”的发展动能,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诗人朱熹笔下的一泓活水,恰似今日汤塘镇汤塘村氤氲千年的“氡”温泉。

近日,记者从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获悉,在“百千万工程”政策推动下,拥有广东最早文字记载温泉的汤塘村,正将温泉资源转化为“家门口经济”的发展动能,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汤塘村航拍

破题:从“沉睡资源”到“热力引擎”

汤塘村因泉而兴,87℃的珍稀“氡”温泉自古便是村民的“生命之源”。但过去,分散经营的农家乐、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让这眼“宝泉”长期困于“小打小闹”。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汤塘镇党委、政府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采取一系列措施激活温泉经济。

在规划方面,汤塘镇立足“温泉名镇、产业兴城”定位,通过文旅提质、工业增效、乡村振兴三轮驱动,构建“民宿集聚区+文旅示范区+生态涵养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并投入5800万元铺设特色古道、改造农房、黑底化主干道,打造泉眼广场与滨水景观带,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汤塘村航拍

改革举措上,成立村级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和民宿协会,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摸排、收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打造出禅意庭院、自助汤池等各具特色的民宿,年均超10万人次的游客量,带动38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产业发展层面,汤塘镇聚焦温泉产业链延伸,联动周边景区资源,创新推出“温泉+中医养生”“三伏浴”等康养业态。通过开发温泉研学课程,串联文旅体验、健康疗养与农产品展销,构建多元产业生态圈,并为民宿住客提供景区优惠,让温泉资源的“热度”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度”。

汤塘村

筑基:治理活水滋养“发展热土”

汤塘村的“热经济”何以“四季不冷”,关键在于党委、政府始终以系统性治理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方面,聚焦群众和游客痛点,建成智慧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农产品自产自销区,解决“停车难、摆卖乱”问题;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打造美丽乡村景观。

游客服务中心

另一方面,引进民宿运营、电商直播人才,培育“乡村新闻官”队伍,开设农产品直播间,让竹山粉葛、湴江腐竹等土特产搭上“云端快车”,年销售额成功突破百万元。此外,创新“党建+积分制”管理模式,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六乱治理队”,推行“人防+技防”机制,维护市场和公共秩序。

整洁的汤塘村道路

融合:“温泉+”经济链绘就沸腾图景

随着温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汤塘村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美食街上,温泉蛋、糯米糍等特色小吃吸引游客。

特产街里,竹山粉葛、田心青梅等土特产备受青睐。汤塘村还串联特色景点,形成“温泉养生+国学研学”示范带,让游客从“到此一游”转向“深度体验”。

汤塘当地特产

夜幕降临,莲花灯塔灯光秀与传统民俗舞狮、舞龙表演交相辉映,游客也在“泡热汤、品文化”中触摸到汤塘的文化肌理。汤塘村党总支书记周右铭感慨:“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家门口就能挣‘温泉钱’。”

“乡村振兴不是‘一锤子买卖’。”汤塘镇党委委员周川表示,必须像保养温泉泉眼一样,持续注入机制、人心与创新的活水,让“家门口经济”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发展图景。

文、图|记者 梁辉森 通讯员 李楚鋆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