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6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标志着美国首次失去所有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的最高评级。此前,标普于2011年、惠誉于2023年已将美国评级下调至AA+(与穆迪的Aa1大致相当)。
2025年5月16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标志着美国首次失去所有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的最高评级。此前,标普于2011年、惠誉于2023年已将美国评级下调至AA+(与穆迪的Aa1大致相当)。三大机构一致行动,理由指向美国不断攀升的政府债务、持续的财政赤字以及政治功能失调。这一历史性事件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债券市场将如何反应?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可靠性是否岌岌可危?本文将深入分析评级下调对美国债券市场和美元地位的影响,并探讨潜在的长期风险。
评级下调的背景:美国财政危机加剧
穆迪在下调评级时指出,美国财政状况恶化是主要原因。截至2024年底,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达36.2万亿美元,占GDP的124%。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联邦赤字将从2024年占GDP的6.4%上升至2035年的9%,债务占GDP比例将飙升至134%。高企的债务水平和不断扩大的赤字使得债务偿还能力承压。
此外,政治极化加剧了财政风险。2023年和2024年的债务上限谈判多次濒临违约边缘,2025年夏季的债务上限到期可能再次引发僵局。穆迪特别提到,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其提议的减税政策和高关税计划可能进一步推高赤字。据CBO估算,特朗普延长2017年减税法案将使未来十年赤字增加4.6万亿美元,而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减少税收收入。
三大评级机构的行动并非孤立。标普2011年下调评级时,警告美国债务增长不可持续;惠誉2023年下调则聚焦政治僵局和债务上限危机。穆迪此次下调标志着美国信用评级的“全线失守”,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象征性冲击。
对美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美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穆迪下调评级可能对国债收益率、借贷成本和市场稳定性产生多重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国债收益率和借贷成本上升
评级下调通常意味着信用风险增加,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作为补偿。穆迪宣布下调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盘后交易中立即上升3个基点,至4.48%,国债价格同步下跌。iShares 20+年国债ETF(TLT)和SPDR标普500 ETF(SPY)分别下跌1%和0.4%,代表了市场的初步反应。
但历史案例显示,评级下调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通常有限。2011年标普下调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暂升至2.6%,但随后因欧债危机引发的避险需求回落至1.8%。2023年惠誉下调时,收益率波动同样温和,最终稳定在4.2%附近。这反映了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以及其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独特地位。
然而,当前环境更为复杂。美联储自2022年以来持续加息以对抗通胀,推高了基准利率。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多次突破4.5%。若评级下调叠加财政担忧,长期收益率可能进一步攀升。例如,摩根士丹利预测,若赤字持续扩大,2030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接近6%,显著增加政府借贷成本。2024年,美国支付的国债利息已达1.1万亿美元,占联邦预算的15%。收益率上升将进一步挤压财政空间,可能迫使政府削减开支或增税。
2. 市场短期波动
评级下调可能引发债券市场短期波动,尤其是投资者消化美国失去最后一个Aaa评级的象征性意义。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5月19日(周一)市场重开后,投资者可能暂时观望,导致国债价格进一步承压。2023年惠誉下调时,债券市场经历一周波动,随后因美联储干预和强劲经济数据而稳定。
市场波动的程度取决于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前景的信心。若债券市场未大幅推高收益率,反应可能较为温和。例如,2011年下调后,投资者因欧债危机涌向美国国债,推动价格上涨。然而,若2025年债务上限谈判失败或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贸易战,市场可能出现更剧烈的调整。
3. 消费者和企业借贷成本上升
国债收益率是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影响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企业债券等广泛借贷成本。评级下调推高收益率,可能间接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成本。例如,2023年惠誉下调后,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从6.8%升至7.2%,进一步削弱购房者负担能力。2024年,美国房屋销售量已降至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部分归因于高利率。
企业借贷成本上升同样抑制投资活动。2024年,美国企业债券收益率(投资级)平均为5.5%,若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企业融资成本可能突破6%,对中小企业尤为不利。这可能拖累经济增长,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计仅为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
4. 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风险加剧
尽管评级下调,美国国债仍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穆迪在下调评级时强调,美国经济规模(2024年GDP为27.6万亿美元)、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和美联储有效货币政策是信用优势,评级展望为“稳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如养老基金)通常优先持有政府债券而非依赖具体评级,减少了强制抛售风险。
历史案例支持这一观点。2011年标普下调后,美国国债需求不减反增,因全球投资者在欧债危机中寻求避险资产。然而,长期风险不容忽视。穆迪警告,若不通过增收或减支改善财政状况,美国债务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恶化。2024年,联邦政府税收仅占GDP的17.5%,而支出高达24%,赤字缺口持续扩大。若未来十年赤字失控,或债务上限危机触发违约,债券市场可能面临剧烈动荡。
5. 政策不确定性放大风险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加剧债券市场压力。其提议的全面关税(对华60%、对其他国家10%)可能推高通胀,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2024年,美国核心通胀率已达3.2%,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关税还可能削弱出口竞争力,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使2026年美国GDP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
此外,特朗普威胁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可能动摇投资者信心。美联储作为全球金融稳定的支柱,其独立性是美元和国债吸引力的核心。若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债券市场可能面临更大波动。
美元是否不再可靠?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是美国经济影响力的基石,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8%(国际清算银行2024年数据)和国际贸易结算的88%。穆迪下调评级是否会动摇美元可靠性?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美元的持续强势
穆迪在下调评级时明确指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持续角色”是美国信用的关键支撑。美国经济的规模、军事实力和制度稳定性确保美元无可替代。2011年标普下调后,美元对欧元和英镑升值,美元指数(DXY)在三个月内上涨5%,反映其避险地位。
美元的可靠性还源于缺乏可行替代品。欧元区面临德国经济疲软和政治分裂,2024年欧元区GDP增速仅为0.7%。人民币受中国资本管制和汇率波动限制,2024年仅占全球储备的2.5%。其他货币(如日元、英镑)缺乏全球流动性和稳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美元主导地位在未来十年内难以被取代。
2. 短期市场反应
评级下调可能导致美元短期走弱,若投资者减少持有美元资产。例如,2025年4月,因特朗普关税政策担忧,美元对欧元和日元分别下跌2%和3%。穆迪下调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和欧洲市场。然而,部分分析人士(如Mindset Wealth Management)认为,市场对评级下调的悲观情绪可能被夸大,美元资产可能出现反弹。
3. 长期风险
尽管短期内美元地位稳固,长期风险正在累积。持续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增长可能侵蚀投资者信心。2024年,美国债务利息支出已占联邦预算的15%,预计2030年将升至20%。若债务负担继续加重,全球投资者可能减少持有美元资产,推高国债收益率并削弱美元。
特朗普的政策加剧了这些风险。高关税可能引发贸易战,降低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例如,2018年特朗普对华关税导致中国减少购买美国国债,持仓从1.2万亿美元降至1.1万亿美元。威胁美联储独立性可能进一步动摇信心,2024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7.8万亿美元,其政策稳定性对美元至关重要。
此外,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虽缓慢但不可忽视。中国和印度推动以本币结算贸易,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10%。金砖国家也在探索替代美元的支付系统。虽然这些举措短期内难以挑战美元,长期可能削弱其主导地位。
4. 象征性但非灾难性
失去三大机构的最高评级是美国信用历史的转折点,象征其财政信誉受损。然而,Aa1/AA+仍是高投资级,违约风险极低(穆迪估算美国违约概率低于0.1%)。穆迪的“稳定”展望表明,短期内美元和国债市场不会出现系统性危机。美元的可靠性更多取决于全球对美国治理和经济稳定的信任,这些仍具韧性。
批判性视角:隐患与机遇
主流观点强调美国经济的韧性和美元的不可替代性,但以下风险值得警惕:
财政不可持续:美国债务和赤字的长期轨迹不可持续。两党在福利开支(社会保障、医保)和税收改革上缺乏共识,政治极化增加违约风险。2023年债务上限危机导致国债收益率短暂飙升至5%。政策风险:特朗普的关税、减税和干预美联储的言论可能引发市场动荡。2024年,全球投资者已减持美国国债,外国持有占比从40%降至38%。市场自满:债券市场对评级下调的温和反应可能掩盖深层问题。若赤字失控或债务上限危机触发违约,市场可能面临“黑天鹅”事件。美元替代:虽然短期无替代品,中国的支付系统(如CIPS)和数字人民币可能在2030年后挑战美元,尤其在亚洲贸易中。反过来,美国的独特优势——全球最大经济体、流动金融市场和军事支持的货币——意味着评级下调不会引发即时危机。市场反应将取决于政策选择:若能通过增税或减支恢复财政纪律,美国可能重获最高评级;若政策失误,债券和美元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结论
穆迪将美国评级下调至Aa1,结合标普和惠誉的AA+评级,标志着美国信用评级的全面下滑。这可能推高国债收益率,增加政府和消费者借贷成本,并引发债券市场短期波动。然而,美国国债仍因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和经济实力保持避险吸引力,短期内不会出现重大危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尚未动摇,但持续的财政赤字、政策不确定性和去美元化趋势构成长期威胁。
要恢复最高评级,美国需通过增收或减支改善财政状况,这在政治极化环境下极具挑战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2025年债务上限谈判和特朗普政策走向,这些将决定债券市场和美元的未来。
来源:张会长宏观分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