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活到七十岁,就像手机用久了电池总跳红。您得明白,充电的次数不多了。这话不中听,但实在。我这辈子送走的老街坊两只手数不过来,见过太多人临走前手忙脚乱,儿女抓瞎,自己憋着话说不出来。要我说,七十岁这道坎迈过去,就该把"随时可能走"这事,当成每天喝水吃饭一样平常。
人活到七十岁,就像手机用久了电池总跳红。您得明白,充电的次数不多了。这话不中听,但实在。我这辈子送走的老街坊两只手数不过来,见过太多人临走前手忙脚乱,儿女抓瞎,自己憋着话说不出来。要我说,七十岁这道坎迈过去,就该把"随时可能走"这事,当成每天喝水吃饭一样平常。
头一桩事:把心放平
现在公园里常见两种老人:一种是见人就念叨"活够了",另一种听见"死"字就翻脸。其实都不对路数。我认识个老爷子,每天晨练都带着遗嘱复印件,人家说:"带着它就跟带公交卡似的,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这才是真通透。咱这把年纪,承认生命有尽头不丢人,反而能活得透亮。就像知道天要下雨,提前把伞放门口,心里才踏实。
家里那点事得摆明面上
您抽屉里锁着的存折,药盒里分不清的降压药,还有塞在旧棉袄里的金戒指,这些都得给儿女交个底。别觉着晦气,医院急诊室天天上演找存折的戏码。上周菜场老周突然中风,闺女翻遍全家找不到医保卡,最后自费掏了小两万。您要真疼孩子,就把重要物件归置明白,写张纸条压玻璃板底下。这不是咒自己,是实实在在给儿女减负。
该说的话趁早说
见过太多老人,临终前插着氧气管比划半天,儿女愣是猜不明白。想土葬还是火化?穿中山装还是寿衣?这些事您得趁清醒时说明白。对门吴奶奶去年走的时候,儿子给她穿了件大红毛衣,其实老太太最讨厌红色,可那时候说啥都晚了。还有件事更要紧——趁能说话的时候,把该道的歉道了,该撒的气撒了。楼上老郑头跟儿子赌气十年,临走攥着儿子手光掉眼泪,话都说不利索了。
身后事别管太宽
有些老人特爱操心身后事,非得让儿女发誓不卖老房子不改嫁,这纯属添乱。您记着,人走了就是走了,活人的日子还得过。前街有户人家,老爷子临走立遗嘱要求祖宅永远不许卖,现在五个子女为维修费吵得老死不相往来。要我说,房子钱财这些身外物,交代清楚就行了,别给活人拴枷锁。
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千万别因为想着"要走",就把日子过得苦哈哈。晨练该去就去,二两白酒想喝就抿一口。我认识个八十岁老太,抽屉里连寿衣都备好了,每天照样描眉毛跳广场舞。人家说得好:"后事安排妥了,反而活得痛快。"那些天天唉声叹气的,也没见谁多活两年。
最要紧是心里不存事
跟老伴拌过嘴的,跟儿女有过节的,趁腿脚还能动赶紧说开了。人走的时候带不走恩怨,留下来的是活人的念想。我娘临走前半夜突然坐起来,非让我把腌的咸菜给对门送去,说是二十年前借过人家盐没还。您看,人到最后惦记的都是这些小事。
别把准备当负担
现在跟您说这些,不是让您天天琢磨后事。就像出门前检查钥匙煤气灶,该做的做了,该过的日子照样过。存折密码写在本子上,降压药分装到小盒,这些事抽个半天就能弄利索。关键是做完这些,您心里那根弦就能松下来。
说到底就一句话
人活七十古来稀,到了这个岁数,最金贵的就是活得明白。把"走"字正大光明摆桌面上,该擦的擦该洗的洗,收拾利落了,剩下的日子反而能过出滋味。您要是非拧着脖子不服老,等真到那天,受罪的是自己,抓瞎的是儿女。倒不如像收拾过年屋子似的,把角角落落都归置整齐,哪天说走就走了,也算落个干净体面。
这话不中听,但您细品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来源:元元看体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