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州市洞头区以“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形式为指引,创造性布设“1+5+N”“花园里·海创空间”体系,年均上岛青年超3000人,带动2024年人口快速增长。
温州市洞头区以“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形式为指引,创造性布设“1+5+N”“花园里·海创空间”体系,年均上岛青年超3000人,带动2024年人口快速增长。
铺好上岛路,释放“海创引力”
结合全域“一岛一功能”规划布局,重点做深做透“政府定政策、渔村育阵地、团队来运营”三篇文章。精准升级“青年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十二条”工作举措,创新推出“先体验后创业”模式,提供7天免费食宿及创业指导服务。整合闲置国有资源建成5处海创空间,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建N个海创空间,开发1500个海景共享工位,形成“面朝大海办公”新场景。通过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引进10余个主理人运营团队,孵化项目超30个。
配好价值链,激发“海创活力”
“海创空间”建好后,关键是要让青年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发挥两者最大的优势与价值。90后硕士孙剑带领团队运用算法养殖和无人机运输技术,建起金丰海洋牧场,开启生态化养殖新阶段,单品均价提升160%。
以“青创客+村集体”合股共建模式,涌现出海上阳台、星空营地、滩涂公园等15个网红项目,推出“吉市醒岛”嘉年华、“飞阅百岛”低空游等8大新业态。如周政宇带领青年文艺团队,通过“村企联建”模式,将码头废弃油库改造成“赛尔咖啡馆”,自2024年10月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营收超500万元。85后台州青年俞鲁杭组建40人青年团队当起“网络鱼贩”,带动网络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助力渔农民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蓄好资源池,赋能“海创动力”
联动全区资源,着力提升“有技、有乐、有居”创业服务,让青年在海岛幸福工作生活,与海岛共成长。在海创空间总部,一站式集成技能培训、人才交流、创业指导等功能,推出网络直播、非遗文创、烹饪技艺等60余项“大篷车”送技上岛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克服“本领恐慌”。
关注青年休闲需求,开设短视频创作、轮滑、美妆等“洞青Yeah校”课程,引入咖啡、夜市等超20种青年喜欢的休闲业态,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创新推出“我在海边有间房”青年安居政策,构建全周期住房保障体系,打出“海霞红娘+沙滩集体婚礼”婚恋组合拳,牵线超20对青年缘定洞头、安家落户。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