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新兴县太平镇:构建人才发展新模式 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19:08 4

摘要:近年来,新兴县太平镇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枢纽,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深化与基层党组织、辖区企业、职业院校的协同合作,构建起“党建引领、校企联动、校地共育”的人才发展新模式,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注入强劲人才动能,点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近年来,新兴县太平镇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枢纽,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深化与基层党组织、辖区企业、职业院校的协同合作,构建起“党建引领、校企联动、校地共育”的人才发展新模式,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注入强劲人才动能,点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组织共建引才,铺就医疗服务“快车道”

针对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太平镇以组织共建为突破口,创新构建“村级组织高效动员、镇级医院协同提升、省级医院精准帮扶”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实现省级医院与镇、村医疗机构实时联通,有效缓解“看病远”难题。

积极对接省医疗保障局驻镇帮扶工作队,引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省级优质医疗人才资源,促成水浪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太平镇卫生院三方达成合作,签署《党组织联合共建协议书》,搭建起稳固的医疗协作平台,并根据协议约定,每月最后一个周三下午组织专家团队在水浪村卫生站开展集中看诊及入户诊疗服务,切实提升村民就医体验与健康保障水平。同时,实施“师带徒”机制,通过省级医疗专家“面对面”传授经验、“手把手”指导业务等方式,着力培育本土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并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省医疗保障局、省红十字会举办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全方位提升辖内景区应急救护能力,为全镇农文旅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医疗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

政企合作汇智,构筑产才融合“新高地”

太平镇创新推行“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产才融合模式,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成立企业服务专班,针对重点项目与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对接,全面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环节的痛点难点,快速响应并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精准开展人才引进与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设立全市首个茶产业博士工作站,刚柔并济引进博士人才20余名,引导其深度参与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品质提升、精深加工技术突破、品牌体系构建及营销策略创新等环节,全方位推动茶叶全产业链研发升级。

同时,太平镇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黄亚辉教授团队与五叶茗公司合作,共同开展珍稀黄金茶茶树品种的研发培育工作,目前新品种繁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助力企业成功申报市级创新创业团队,持续驱动茶产业创新发展,实现政企协同、产才融合的良好局面。

校地结对共育,打造有为青年“练兵场”

太平镇立足乡村发展需求,依托“百千万校地通”平台,精准对接佛山大学、广州南方学院、广东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资源,与五所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实现校地双向赋能。通过组织开展数字化课程培训、实践研学、群众义诊、乡村墙绘、政策宣讲等35场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沟通桥梁,为人才交流与知识下沉创造条件。建立健全“驿站搭台—高校出智—村民受益”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挖掘阵地资源,打造产教融合的实践基地,为高校人才投身“百千万工程”搭建广阔舞台。例如,佛山大学卓粤实践队借助镇“直播间”开展助农直播,大力推广社圩火龙果,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对下修村大桥自然村的破旧墙体进行墙绘改造,为乡村增添文化艺术气息,绘就绿美乡村新风貌。

2024年以来,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云浮)基地等多个院校合作基地先后落户太平,进一步丰富了高校青年人才的实践与交流场景,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成效,让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一线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组稿记者: 谭丝慧

通讯员:太平镇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