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菜田间,四台联合收割机同时开动,机手们全神贯注地调整着各种参数,一场别开生面的“减损大比武”正在举行。昨日,武汉市在新洲区涨渡湖街举办油菜机收减损竞赛,农机高手们各显神通,最终新洲区邹建华以每亩多收5.8%的成绩夺得“减损状元”。
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油菜田间,四台联合收割机同时开动,机手们全神贯注地调整着各种参数,一场别开生面的“减损大比武”正在举行。昨日,武汉市在新洲区涨渡湖街举办油菜机收减损竞赛,农机高手们各显神通,最终新洲区邹建华以每亩多收5.8%的成绩夺得“减损状元”。
武汉市农机中心联合市农科院农机化所、新洲区农机推广站,举办了此次油菜机收减损大比武暨单产提升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培训活动,推广先进农机技术,促进油菜减损增收。
据介绍,通过持续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大培训、大宣传,可辐射带动武汉市65.6万亩油菜机收损失率降低一个百分点,预计多收菜籽160余万斤。
以赛促技:四位机手同台竞技减损增效见真章
比赛现场。
“割台再降2厘米!”“拨禾轮转速调慢些!”比赛现场,经选拔推荐的4名优秀农机手驾驶着同型号油菜联合收割机同台竞技,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机收减损大比武。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机手们操控设备驶入金黄的油菜田,精准调整割台高度、拨禾轮角度、脱粒滚筒转速等参数,像外科医生般精准操控着收割机。
参赛选手合影。
裁判组在田里铺上收集布,用电子秤称量散落的菜籽,精确计算损失率。
经专家组现场测定,来自新洲区琪家惠家庭农场的邹建华每亩较其余参赛机手多收5.8%,拔得头筹,展现出该市农机手过硬的技术水平。
技术集成:全链条机械化示范破解生产难题
比赛现场。
比武结束后,现场依次演示了“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油菜分段收获(捡拾脱粒)、秸秆粉碎还田、轮作水稻同步耕整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通过新型割晒机与捡拾脱粒机协同作业,既解决油菜成熟度不一导致的脱粒损失问题,又提升籽粒品质。秸秆还田机械通过高速旋切将油菜秸秆直接还田,改善了土壤结构,实现“变废为宝”。
水稻田耕整演示区,装有北斗导航的智能驾驶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高效精准完成了土地耕整作业,展现了机械化耕作的高效和便捷。
科技赋能:专家授课传经送宝解锁增产密码
武汉市农机中心主任王爱民向现场观众讲解比赛规则。
现场活动结束后,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院油菜专家徐正华进行室内培训,专题讲授油菜单产提升及机收减损关键技术。专家指出,通过“良种选育+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防控”四位一体技术模式,结合机械化精量播种、无人机飞防等手段,可实现亩产提升15%—20%。同时,强调机收减损与单产提升的协同性,减少田间损失相当于“隐性增产”,当前导致油菜联合机收损失率普遍偏高的主要因素是田间油菜成熟度不一致,可通过科学环保措施调控油菜成熟一致度提升,有效减少10%以上机收籽粒夹带损失。
现场收获的油菜籽。
赛后培训。
此次活动通过“田间比武+现场演示+理论培训”的立体化模式,既检验了农机手的实操能力,又推广了油菜机收减损解决方案。市区农机部门通过持续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大培训、大宣传,可辐射带动全市65.6万亩油菜机收损失率降低一个百分点,预计多收菜籽160余万斤。
武汉市农机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农民明白,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农机手节本增收的本事越大,饭碗就端得越稳。”(文/图郭婷婷陈柳清石振疆吕巍)
来源:广西农村的小伙伴